□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浩洋 通讯员 李丽明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个夏天,五邑大学组建347支队伍、4000余名师生赶赴基层一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实干书写担当,用青春激情、青春智慧、青春力量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4000余名师生以大地做课堂,用实践写答卷,347支队伍北至新疆喀什、吉林松原,南至湛江霞山,西至陕西咸阳,总里程数突破10万公里;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结合当地需求和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以科技力量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邑大师生走进田间地头,将专业所长融入助农一线,以科技力量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的“护虾诛菌队”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江海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走出实验室,来到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依托五邑大学广东省普通高校水质在线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我们采集样品并对致病菌进行检测,提出包括苗种筛选、养殖池塘水质监测、药品优化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方案。”“护虾诛菌队”乡村振兴实践团负责人表示。
“我们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桃园搭建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改善果园种植环境;依托智能制造学部的技术支撑,测试并推广智能除草打药农机,提高种植管理效率。”智能制造学部“邑心益农·助乡筑梦2.0”实践团走进位于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的九仙桃种植区,对江尾镇桃果种植、销售、保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该团队还解决了九仙桃“保鲜难”问题,通过采集桃子图像,完善桃果智能分级算法,为智慧农业建设积累技术基础。
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活化茶坑村”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新会区茶坑村,把实验室搬到乡土大地,研发集图像识别、数据分析、讨论总结等功能于一体的陈皮年份识别仪。
“仪器通过建立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陈皮质量评估算法模型,通过搭载于微信小程序的陈皮年份识别仪,将用户上传的陈皮图像作为输入数据,通过基于Mobile Net_v2的陈皮年份分类算法,将鉴别出来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助推陈皮市场规范化。”“活化茶坑村”乡村振兴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邑大师生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其中,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全国重点团队五邑大学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好事花生”乡村振兴实践团到江海区外海街道了解花生饼的制作工艺及发展历程,挖掘非遗传承故事,讲好非遗故事、传播非遗好声音。
“我们现场学习了花生饼制作,还为花生饼设计新包装、针织品装饰画、宣传册,并拍摄了公益宣传视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好事花生”乡村振兴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实践团还走进石冲社区暑期夏令营,向青少年介绍外海花生饼悠久的历史以及花生饼手工制作技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中“活起来”。
土木建筑学院“邑青传承”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启超故里”——新会茶坑村,对启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实地调研。该实践团以梁启超的家风家教为切入点,先后深入茶坑村开展参观走访、入户访谈,整理“启超故里”口述录,了解启超文化传承的现状,研究茶坑村传统建筑文化,探索启超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同时,“邑青传承”乡村振兴实践团积极打造具有“启超故里”特色的文化IP,深挖茶坑村特色建筑元素,打造“启超故里”的研学线路,设计启超文化周边文创等,助力擦亮“启超故里”城市名片。
助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绿色成发展底色。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邑大师生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助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红树林碳汇”调研队与江门双碳实验室结对,将检测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深入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新会区银湖湾红树林公园开展调研,对新会银湖湾滨海新区红树林保护基地沿路30个采水点进行智能巡检并采集水样,观察红树林分布情况及种类,对当地红树林碳汇储碳能力进行评估;走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学习生态碳汇计量;走进各中小学进行红树林保护科普宣讲;与企业共同开展‘百千万工程’双碳主题探讨等活动。”该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期待将生态文明建设同乡村振兴相结合,为保护红树林湿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邑大师生还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结合线上直播、云端推广等热点方式途径,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例如,智能制造学部“淘沙青年”乡村振兴实践团,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数商兴农”视域下的活态之治:以广东石板沙疍文化民俗村为例》为依托,积极打造“数商兴农”的石板沙村振兴新模式,以直播为主要媒介,让新会石板沙村文化、旅游、红色资源“活”起来。
目前,该实践团已开展“带你‘云’游石板沙村”“聆听老党员讲党课,让初心薪火相传”两场专题直播。在“带你‘云’游石板沙村”主题直播中,该实践团带领用户在云端领略独具特色的疍家村落建筑群落、美食小吃、自然风光;在“聆听老党员讲党课,让初心薪火相传”主题直播中,该实践团介绍了石板沙村的红色文化资源,讲述了石板沙村老党员的故事,号召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书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