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共同把台山的首个国家级获奖剧本演好唱好。”近日,台山市粤剧团大型侨乡历史粤剧《海永无波》举行开排仪式,《海永无波》作者李剑昌分享了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鼓励剧团演职员同心协力,将台山文艺界“争气、争取”的“两争”精神发扬光大。
台山本土粤剧剧本《海永无波》顺利开排,是侨乡粤剧界的一件大喜事,更是台山市不断推动“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助力曲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之一,2002年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近年来,台山市多措并举发挥“中国曲艺之乡”优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亮度的“中国曲艺之乡”名片,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通讯员 台文联
建设“文化强市”
勇当侨乡文艺主力军
为推动台山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深挖本土文化,打造侨乡文艺精品,勇当侨乡文艺主力军,今年4月19日,台山市委宣传部、台山市文联、广海镇政府联合举行粤剧剧本《海永无波》创作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和文艺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剧本题材背景、创作思路、主题立意、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海永无波》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好作品,剧本主题鲜明,历史知识渊博,题材立意高远,故事线清晰,逻辑严谨,情节曲折,彰显浓厚的侨乡文化。
近年来,类似的文艺探讨与交流不断开展。为推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台山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促进多方交流,不少文艺工作者由此获得了创作动力。
“台山是著名侨乡,也是‘中国曲艺之乡’,本土曲艺发展有群众基础,更有历史内涵。”台山市文联党组书记赵清波表示,台山文艺界正合力联动唱响侨乡粤剧,致力打造岭南文艺新高地,建设侨乡文化光大之地,助力人文湾区建设,不断推动台山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勇当侨乡文化主力军。
台山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在曲艺发展史上名家辈出。广东音乐奠基人之一、第一本广东音乐专著《弦歌必读》作者丘鹤俦,高胡“一代宗师”刘天一,曾任中央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的李凌,曾两度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著名琵琶弹唱家陈玲玉,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音乐代表性传承人陈哲深和刘英翘等,都是台山乡亲。
为了确保曲艺事业获得创新发展的活力,台山市委、市政府以“文化强市”为目标,把“中国曲艺之乡”建设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台山市成立领导机构,出台《台山市“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台山市“中国曲艺之乡”复评迎检工作方案》,先后投入超100万元开展曲艺文化活动,投入730万元建设台山非遗展示馆展示广东音乐(台山)、台山民歌、台山曲艺、赤溪客家山歌的独特魅力。
曲艺进校园进乡村
推动文化惠民落地见效
“远叩蟾宫问玉桂,今宵明月照谁家。”“荆钗为凭,永不变心,君子一诺,天地作证。”今年2月24-25日,由台山市文联、汶村镇政府、北陡镇政府主办的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活动来到汶村镇中心小学、汶村镇文体中心、北陡镇沙头冲村文化广场。
3月29日,由台山市文联、深井镇政府主办的民歌进校园活动走进深井镇那扶学校,戏曲志愿教师带妆出场,边表演边讲解边互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俨然成了小戏迷;民歌志愿教师程彩镁结合台山民歌特点,以深井方言演唱、讲解台山民歌《打字歌》,并用深井方言教学生们演唱台山童谣《接妹还》。
5月17日,由台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台山市教育局、市文联、市戏剧协会协办的台山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台城街道城西开智小学,带领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国粹戏曲文化之旅,感受粤剧文化的艺术魅力……
“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动听的民歌,我会努力做非遗文化传承人,传承发扬侨乡文化!”那扶学校学生钟晓清深受鼓舞。
近年来,台山市积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依托全市3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体艺活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中提升文化自信、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从小剧场到大舞台,从城市到乡间,台山市全力推动专业性曲艺演出和群众性曲艺活动齐头并进,曲艺惠民演出乡镇覆盖率达到100%,以多彩的曲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台山市现有曲艺社(私伙局)36家,从业人员878人,国家级会员2人,其中,有广东音乐传承基地7个,涵盖幼儿、少年、青年年龄层,覆盖城乡,名扬海外。此外,台山市探索“文艺结对”新机制,带动市文艺家协会与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点联系,推动全市文艺志愿服务发展,做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
如今的台山,曲艺社遍布城乡,村村有歌声、月月有活动。曲目演出有“热”度,组织曲艺工作者排练经典曲目《娱乐升平》《荔枝颂》《穆桂英挂帅》等,参加各类文艺晚会、文艺汇演,与流行歌舞同台演出;专业演出有“高”度,台山市粤剧团连续4年开展传统粤剧、折子戏、粤曲演唱活动等100场,足迹遍布粤港澳大湾区,擦亮曲艺文化品牌,打造岭南文艺高地,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原创作品大量涌现
曲艺精品频频获奖
2020年以来,台山优秀原创戏曲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频频获奖,截至目前,获国家级奖项2次、省级奖项16次、地级市奖项11次。其中,大型侨乡历史粤剧剧本《海永无波》和大型侨乡神话粤剧剧本《石花仙子》分别获得“戏剧中国”2021年度、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戏曲类“最佳剧本奖”。粤曲《颂侨乡赞溽城》、台山方言说唱《我的家乡荷花靓》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广东省(中国)“曲艺之乡”精品展演四级和二级曲艺精品扶持资金奖励。原创客家童谣《惜粮谣》获得“童心向党”2021年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三等奖。民歌表演唱《乡镇新气象》获得2022年度江门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曲艺类三等奖。
“台山曲艺工作者扎根台山沃土,用心用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曲艺创作数量倍增,涌现出许多关注社会民生、反映时代主题的好作品。”赵清波表示,在各方的支持下,台山全市文艺工作者全面提升原创水平,以优秀精品鼓舞人、温暖人,大大提升侨乡曲艺文化宣传知名度。
依托曲艺载体,台山全民普法工作也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台山市将法治精神融入曲艺创作中,推出的小品《灭霸》列入江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间优秀文艺节目,借助小品《“邑安”护你行》宣传防诈骗知识、小品《心灵醒悟》呼吁广大群众远离毒品,以曲艺形式引导人、熏陶人、影响人,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
培育新人不遗余力
肩负弘扬传统文化使命
在互动环节,戏曲教师为师生讲解戏曲知识、示范戏曲动作,学生们热情高涨,穿上戏服上台学习“你”“我”“他”“兰花指”“丁字步”等戏曲动作、姿势,沉浸式体验戏曲带来的快乐,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
这是台山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的一幕,也是台山市推动戏曲传承、培育新人的重要体现。戏曲进校园活动邀请台山市粤剧团资深演员授课,向学生们介绍粤剧的来源、历史,戏曲的基本知识如唱作念打、生旦净末丑等,并示范如何在舞台上表演睡觉、起床、擦汗、喜怒哀乐等。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有几千年历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培育戏曲文化素养,推动戏曲文化传承。”台山市戏剧协会会长伍春梅携团队常年奔走在台山各乡镇、学校,她希望通过面对面教学,让年轻一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8月22日下午,由台山市文广旅体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台山广东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师徒音乐会在市文化馆小剧场举行,《金蛇狂舞》《连环扣》《紫竹调》《小花鼓》《凤阳花鼓》等一曲曲悠扬动听的广东音乐,展示了台山少儿广东音乐团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员的学艺成果。广东音乐国家级传承人刘英翘,江门市级传承人李道强、黄惠国、李锦桃、陈志成以及台山市级传承人邓红、伍绮静携众徒弟亮相,共同献上精彩纷呈的台山音乐盛宴,同台奏响台山乡音。
台山市在人才引育上想办法,在成果转化上做文章,引导文艺新生力量继承传统。一方面,除了建立乐团培养广东音乐接班人,还积极培育戏剧表演接班人,充分利用文艺家协会平台优势,吸纳7-13岁青少年13人组建基层少儿戏剧队;编排《春草闯堂》《飞兵奇袭沙家浜》《白龙关》等一批少儿戏剧作品,积极参与送戏下乡演出活动,以戏剧表演为联结,激发青少年对曲艺的热爱,唤起年轻一代的情感认同。
另一方面,台山市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加大对传统戏曲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增强非遗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有效推进非遗曲艺项目的高质量传承和发展。广东音乐传承人李道强、台山民歌传承人梁建笑和梁艳芬、台山曲艺传承人伍春梅于2020年入选台山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音乐传承人黄惠国于2020年入选江门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音乐传承人李锦桃和陈志成、台山民歌传承人梁建笑于2022年入选江门市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接下来,台山市将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导向,进一步加强曲艺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以精彩曲艺展演、精品艺术创作、人才梯队培养、侨乡元素融入为重点,推出更多紧贴时代、群众喜爱的作品,让璀璨的曲艺文化在中华大地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