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邑侨乡,有这样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校,被誉为江门侨乡工业战线的“黄埔军校”“广东省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它就是江门市技师学院。
始建于1963年的江门市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重点技校、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现有北街、潮连、荷塘3个校区,设有30多个专业,在校生约1.1万人。每年为社会输送一大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深化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支撑力量。江门市技师学院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强、整体水平高的职教名师“梦之队”:学院现有7名全国技术能手、48名广东省技术能手,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5%。同时,拥有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年来荣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43个,全省技能大赛一等奖180多个,省级以上表彰的教学成果1000多项。
“梦之队”是怎样打造出来的?江门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戟介绍,不少老师是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接过育人接力棒,为母校培养人才。另外,学院近年来大力“筑巢引凤”,面向各地优秀人才广发“英雄帖”,引进了一批青年博士,共助学院“扩容升级”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院还致力于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今年6月,学院就聘任优秀毕业生郑可燕为特聘顾问教师。郑可燕曾作为厨师在星级酒店工作3年,重返校园后更是表现出色,获得了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中式面点师赛项名厨组第一名。日常除了在本土餐饮单位工作外,他会定期到学院授课,用自己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烹饪人才。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王戟勉励全体教师,要弘扬江门市技师学院“家校情怀,技能报国”核心办学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教育事业中去,奋笔书写“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文/陈慕欢 图/学校提供
马琰谋
从技校生逆袭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名师档案:
马琰谋,江门市技师学院先进制造系教学副主任、机械工艺专业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数控车工高级考评员。国家级马琰谋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全国、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马琰谋有着闪闪发光的人生履历,他把这一切归功于江门市技师学院的栽培。“技能改变命运,人人皆能成才。过去江门市技师学院助我成才,如今让学生通过学技术成人成才,就是我肩上的使命。”马琰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事职业教育一线教学工作十多年来,马琰谋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生重拾自信,成为“快乐工匠”,让职业教育的能量和魅力充分散发出来。
在教书育人方面,马琰谋经常“不走寻常路”。“记得刚从教时,我也曾为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纪律松散等问题发愁,后来自己就想出了一个小妙招——‘打擂台’。让两名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同时在一台机器上操作,比比谁能在更短时间内做出规定的零件。这种方式能倒逼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专注于每一次操作。”马琰谋津津乐道。
任教以来,马琰谋共带出500多名技能人才,大部分学生就业于江门五邑及周边地区,不少还成为了企业骨干。
在马琰谋看来,作为一名技能人才,要有发现问题就马上主动想办法解决的习惯和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1996年,他刚留校成为校办工厂工人后不久,就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总结的经验,尝试革新学校实习工厂的加工工艺和刀具,大大提高了机加工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加工车间的经济效益。
作为江门市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带头人,马琰谋带动专业在课题研究改革等方面取得良好发展成效,并带领全专业教师获得2014年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马琰谋还曾多次带领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市、省及全国技能竞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练。2012年马琰谋被评为学院及江门市技工院校首届名师,马琰谋名师工作室在2013年正式成立,并在2014年晋升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吴恩来
“90后”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
名师档案:
吴恩来,江门市技师学院先进制造系智能制造学科组组长、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国家级吴恩来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广东省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专家库核心专家、江门市高技能领军人才。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向上向善良好青年”、广东省职工经济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以及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很难相信,名师档案中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都属于一名30岁出头的“90后”青年——吴恩来。
吴恩来是江门市技师学院栽培的优秀学生,他在2013年毕业后选择了留校担任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短短十年,他在教研教改、技能竞赛、服务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个人的迅速成长,同时带出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成为学校师生心中的“明星教师”。
从教以来,吴恩来把自己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竞赛经验迅速转化成为提升学生技能素质、竞赛水平的“利器”。他个人参加技能竞赛获省级第一名4项和国家级第二名1项;指导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第一名1项、省级技能竞赛第一名15项;解决企业生产关键性技术近15项,获国家专利6项,全国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教材1本,发表专业论文3篇。
学生想要通过学习技能改变人生,那就必须走进一线,成为被企业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吴恩来深谙其中的道理。他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平台资源,把课堂“搬”进工厂,把工厂“装”入课堂。吴恩来曾在企业调研学习中发现某工厂还在采用人手焊接工艺,生产质量和效率都得不到保障。他便主动提出带领一众学生进厂改造产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达到产训结合的教学效果。
十年来,吴恩来用责任和奉献书写了“90后”的担当和力量。展望未来,他希望不断释放光和热,照亮更多学生的未来:“学习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从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无法言喻。正因如此,我要更努力发挥好自身作用,让更多学生享受学习技能带来的乐趣,拥抱精彩人生。”
刘锐杰
江门职业教育领域的“塔尖名师”
名师档案:
刘锐杰,江门市技师学院先进制造系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江门市高技能领军人才、江门市“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2009年,刘锐杰中考失利,当时的他没想到,多年后自己会成为江门职业教育领域的“塔尖名师”。
那一年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刘锐杰,经过认真考量后选择入读江门市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由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当年我确实低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要学习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属于典型的‘交叉专业’,既不易学更不易精。”刘锐杰回顾过往,腼腆一笑,“但那又有什么关系?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刘锐杰肯学肯干肯钻研,终于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在校期间,刘锐杰多次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在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屡获奖项。
2014年,刘锐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留校担任江门市技师学院先进制造系实习指导教师。他平日除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常规教学任务,还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
高度投入工作的他常常以实训车间为家,到了出征技能竞赛的时候,在外地度过各种传统节日是常态,通过视频互动的方式和家人过节也成了他这些年工作的特殊记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锐杰现担任学院智能制造项目技能竞赛主教练,曾亲自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级第一名1项、第三名1项和省级第二名2项;指导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第一名1项和省级第一名8项;参加全省发明与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项,校编教材1本,发表专业论文2篇。
技能成才,回馈社会。任教9年来,刘锐杰先后为我市企业解决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近20项,成功申报国家专利7项,不少企业称赞他是工业制造领域的“无名英雄”。例如,刘锐杰曾为江门市志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测试“蓄电池自动剪脚机”“蓄电池免夹充电架”和“全自动滑轨码垛机”控制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近30万元。
对于未来,刘锐杰有着清晰的规划:“当前我市正全力推进‘六大工程’,我也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努力培养更多高水平技能人才,为江门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孙文舒
把高校育人经验融入技工教育
名师档案:
孙文舒,江门市技师学院传媒设计系党支部书记,正高级教授,博士,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艺术设计学者。
孙文舒是江门市技师学院近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10多年来,她一直在本科院校深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理论研究。曾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以及科研、教学等领域荣获多个奖项;发表专业研究论文17篇(北大核心3篇),主持参加省级科研项目10项(重点项目5项),出版专业著作3部,申请专利6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设计大赛,其中61人获奖,自己也多次获省教育厅、省级以上设计协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从本科院校走进技师学院,孙文舒曾一度茫然。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达到合格的专业水平,成为她遇到的最棘手问题。
孙文舒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她打破常规、融合创新,将专业教学知识与行业市场需求融合,量身定制人才培养计划;将五邑文化与专业教育发展相结合,规划“一核五域”特色项目。孙文舒的改革在将高等教育特点与技工教育特色双线并行的同时,兼顾“实用、顶用、耐用”的教学原则,不但重视手上功夫的提升,更注重专业素养的浸润和培养。
“学生们稚拙的简笔画逐步绽放出稳健的线条、生动的形象,拿着作品讲述作品创意时也变得更加自信……可以看出,他们心中燃起了对艺术设计热爱的火苗。”孙文舒很欣慰。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孙文舒还狠抓育人工程:提炼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精髓内容,融入技工教育一体双制的核心理念;分别制定中级班和高级班的体系培养方案,细化教育内容;以党建引领带动专业教学,抓好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以党建带团建,做好校园文化项目;分阶段、分层次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因材施教……
孙文舒勉励学生:“学一技之长,切勿好高骛远。要守工匠精神,能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勤学苦练,方能百尺竿头;坚持不懈、方能闻得梅花寒香。”
杨志义
引领学生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名师档案:
杨志义,江门市技师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广东省技工教育督导评审专家、广东省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核心专家。曾获南粤技术能手、广东省岗位技术能手标兵、广东省“众创杯”伯乐奖等荣誉。
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同学们还是老师们的眼中,杨志义总是与“勤奋”相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学生”。大学期间,杨志义同时担任班长、助理班主任、辩论队成员、学习部副部长等职务,尽情地释放个性和才华。
但是这并不耽误杨志义沉下心钻研专业知识。记得大学的时候,他迷上了CAD/CAM技术,喜欢上了那种能用计算机随心所欲设计所带来的畅快。只要有空,杨志义就会一头扎进图书馆,用仅有的零花钱租遍图书馆里有关CAD/CAM技术的光盘,翻遍CAD/CAM技术的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杨志义发现很多教材并不实用,于是他决心将来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编写一本更实用的教材。
前行不忘来时路,杨志义一直沉浸在教材开发、专业建设、课题研究、技能提升和科技创新中。投身技工教育17载的他有26项教科研成果获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教科研竞赛,共有50人次获奖;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研究1项,作为第二主持人正在参与省级课题研究1项;主编公开出版教材8本,参编公开出版教材2本,其中《MasterCAM X5数控编程案例教程》为教育部“十二五”国家规划职业教育教材;发表论文10篇。杨志义还作为重要成员参与了省交通运输厅营运车辆“道路旅客运输驾驶人培训师培训体系”项目开发并出版教材,多次为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师学院进行教学教研培训。
当被问及这一系列成就里哪项最值得骄傲时,杨志义说:“我是一名默默前行的人民教师,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当然就是把自己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们,带领他们走上技能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