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于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方和百药、入膳调百味、入茶增百香,是中国传统道地药材、传承近千年的瑰宝、飘香海内外的民族品牌。目前,陈皮产业已成为新会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柑香与法韵交融,司法伴产业共富。近年来,新会区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一体推进“新会陈皮”全链条保护,助力小陈皮扩展为大产业。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通讯员 何奎 楼慧琴
从严保护 产源地生态安全
进入新会柑园,果实累累,清香袅袅。“今年柑树挂果好,马上就到二红柑、大红柑的采摘时节了。”种植户黄伯穿梭在柑树林中喜笑颜开地向回访的法官庄华伟介绍。
然而,3年前这块柑地却面临绝收的困境。
2020年8月,施工方在黄伯柑园的相邻一侧地块开发建设。随着台风连续暴雨,工地无法排出的积水直接冲刷着地势较低的柑园。雨过天晴,柑树大面积干枯。黄伯向施工方讨要说法,施工方认为是台风自然灾害导致水浸,与他们无关。无奈之下黄伯来到法院起诉。
受理案件后,庄华伟立即组织进行现场专业勘验,发现双方相邻公共之处没有设置排水管道,积水从地势高处一侧流向了地势低处。
新会陈皮及其唯一原材料新会柑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罕有的“一果双标志”产品。新会陈皮之所以优,土壤生态是关键。
损害的不仅仅只是柑树,103亩柑地的“伤疤”亟待抚平。庄华伟邀请特邀解纷员、陈皮协会种植专家以及土壤修复机构专业人士参与调解。
“柑地是难得的咸淡水交融土壤类型,修复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专家们达成一致意见。
施工方最终同意调解并向黄伯赔偿损失185万余元,承担后续土壤修复费直至通过专业检测,法院对检测结果予以监督。
为加强源头保护,新会区法院落实粮地司法保护,强化核心产区水源、土地、空气等生态保护,依法妥善处理“非粮化”政策推进下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引导合理处置衍生污染。近3年来,该院化解柑树种植、土地承包、土壤污染等纠纷152件,新会柑、新会陈皮抽检合格率达100%。
法治护航国货远销海内外
“新宝堂”是新会陈皮知名品牌,新宝堂公司也是广东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开辟“线下+线上”销售渠道,陈皮制品畅销35个国家170多个地区。
然而,网购平台上“广东新宝堂”悄然出现。
“他们在网购平台混淆真伪欺骗消费者,殊不知两者在用料、效果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消费者花高价却买到假货,这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而且严重损害新会陈皮的商誉。”新会新宝堂老板陈柏忠痛心道。
“产品质量是信誉的保证。通过长期的经营、维护、宣传,‘新宝堂’已成为区别新会新宝堂与其他同经营主体和商品来源的主要商业标识与企业字号。‘广东新宝堂’将其擅自注册为企业名称并使用,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构成不正当竞争。”新会区法院依法从严从快判决广东新宝堂赔偿经济损失18万元,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变更企业名称。
为从根源上制止“搭便车”现象,新会区法院还发出司法建议,建议电商平台进行数据筛查梳理,及时整改筛选出的疑似侵权的商家和出售行为。
“有法治护航,我们‘新宝堂’将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品牌效应,争取逐渐扩展影响力至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陈柏忠欣慰道。
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三年来,新会区法院审理涉陈皮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纠纷146件。新会区法院院长刘振宇表示:“我们将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新会陈皮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国货品牌擦得更亮。”
助力陈皮做成“大产业”
目前,新会陈皮产业链扩展到药、食、茶、金融等6大类35细类100余品种,随之而来涉及种植、加工、销售、产品及售后服务各环节的矛盾纠纷也日趋增多。
新会区法院对近3年来涉陈皮产业纠纷进行实证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其中“建议地方针对‘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专门的立法保护”,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并得到进一步落实。
2020年7月1日,由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自主起草完成的《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具有开创性和鲜明的江门特色,为保证新会陈皮的质量和特色,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会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锦欢表示。
与此同时,新会区法院出台司法服务十条具体措施,从种植端、加工生产、销售流通、产地范围、工艺等全方位保护,让陈皮产业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护航下健康发展。
新会区法院以能动司法推动陈皮产业大发展。如今,新会区现有陈皮经营主体逾2000家,带动当地7万人就业。
“保护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新会区法院将优质司法服务延伸到陈皮产业全链条。有了法治护航,新会陈皮的‘陈香’一定会飘得更远、更持久。”全国人大代表、台山市斗山镇绿稻农场场长陈奭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