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本年度工作有何亮点?推进集团化办学取得了哪些成效?11月16日,江门市2022—2023学年度省市两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年度考核在江门市教育局举行。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落实深化集团化办学要求,市教育局充分吸收了东莞、中山等周边地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开展了本次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年度考核。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11个省级基础教育优质集团培育对象、15个市级基础教育优质集团进行了初评考核,各遴选出了8个教育集团参加现场考核,共16个教育集团负责人现场晒亮点、展实绩。
文/陈慕欢 图/学校提供
教育集团年度工作亮点纷呈
会上,省市两级教育集团按照抽签顺序轮流上台,在8分钟内完成本集团本年度亮点工作的汇报。
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下了“先手棋”,携手蓬江、江海两区幼教集团,与深圳市坪山区第一幼教集团跨市建立了邑深幼教集团联盟,从跨县域到跨市域,走出了教育集团发展提质扩面的必然路径;范罗冈小学教育集团创建了“互联网+N”共建共享共治模式,推行“五五”发展方案,建立集团化办学创新实践共同体,带动成员学校快速发展;新会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已基本实现办学理念共建共享、管理制度共建共享、课程建设共建共享、教师研训共建共享、文化建设共建共享“五个共建共享”,形成“和而不同”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促进教学质量优质均衡发展……各教育集团都交出了本年度的亮眼答卷。
本次考核的评委由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市教育局各科室代表担任,从指导引领、教学教研、师生成长、经验推广与分享、成果分享等方面,对教育集团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考核。
经过现场评分,江门市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范罗冈小学教育集团、新会第一中学教育集团获得第一组(省级基础教育优质集团培育对象)一等奖;江海区实验教育集团、江门市农林小学教育集团获得第二组(市级基础教育优质集团)一等奖。
集团化办学实现了多个“首次”
考核结束后,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梁凤琼对各教育集团年度工作进行点评。她肯定了各教育集团在开展工作方面做到了讲政治、讲情怀、讲方法、讲效率,充分展现了我市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的办学成效。
梁凤琼介绍,我市今年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方面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大力创新推动“两个跨域”:通过蓬江、江海—恩平,新会—台山,鹤山—开平之间建立的对口合作关系,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牵头,办学主体主动对接,发掘东部地区优质教育集团资源、聚焦西部地区学校尤其是薄弱及农村学校的发展和提升需求,大力推动组建跨区域教育集团;探索依托台山、开平、恩平与珠海的结对帮扶关系,积极加强与珠海的联系对接,争取将本地学校纳入珠海的教育集团,建立跨市域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同时,今年我市集团化办学实现了多个“首次”,包括首次开展了优质基础教育集团的遴选工作、首次开展了市级基础教育集团考核、市本级首次设立了集团化办学专项经费、首次成立跨市域教育集团等。
梁凤琼提醒,目前集团化办学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缺少专项经费的支持、龙头学校优质资源稀释、多法人集团管理松散等。接下来要注意补短板、强弱项,从提高政治站位、优化考核机制、强化保障力度、办出品牌特色等方面切入,全力推动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不能热热闹闹走个过场,而是真正狠抓落实,让家门口的好学校多起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梁凤琼强调。
已有26个“市优”、19个“省优”
开展省市两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年度考核的背后,是江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扩大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早在去年9月,江门市教育局就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江门市推进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案》),提出要打造一批优质教育集团,完善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及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共同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缩小东西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破解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家门口的好学校”需求。
《实案》明确发展目标为:力争到2023年,全市培育出10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15个市级优质教育集团(不含省级);到2025年,全市培育出20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30个市级优质教育集团(不含省级)。
截至目前,江门基础教育集团已达到107个,其中15个被评为市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此外,另有第一批、第二批共11个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直接认定,市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数量达26个。
日前,省教育厅公布第三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江门共有8个教育集团入选。至此,我市已有19个教育集团入选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