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云 王磊
在党的建设岁月中,建党之初的十年是格外跌宕起伏的。对于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时代里,有没有选对方向、走对道路,关系的是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日前,江西籍红色文学作家肖栈光创作的45万字长篇革命纪实小说《十万工农下吉安》出版面世,该小说聚焦于革命早期1929—1930年党带领工农红军攻打赣西军事重城吉安这一历史事件,以小见大重现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为老一辈革命先驱塑像。
“九打吉安”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攻打吉安这样一座城防坚固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十万工农实践革命正确道路的象征,它不同于攻打长沙,也不同于攻打南昌和武汉,它是马列主义革命先驱者在政治思想和军事措施上审时度势、与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它对中国革命实践农村包围城市方针的确立可谓意义重大,对中国革命积累小米加步枪的力量以攻打大城市的战术而言也是意义非凡的。1930年前后,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五次到江西广昌一带打游击。1930年冬春之际,他率领十万工农大军向赣江畔的吉安城急行军,于漫天飞雪之中作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可谓豪气干云!
历史是宏大悲壮的,但历史进程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却是微小而立体生动的。相比于鸿篇巨制而言,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艺术呈现,让情与义直抵读者心扉。《十万工农下吉安》这部红色纪实小说文字叙述流畅,情节细腻动人,对细节的处理颇费心力,通篇读来,当年发生的革命故事在眼前一一铺展开来,让读者更加理解了那个时代革命群众的热忱奔赴,也更加感悟到了支撑他们赴汤蹈火舍身为国的信仰之源。
《十万工农下吉安》中对敌我战斗的描写非常生动。在本书第三章“使命”中,驻防吉安的敌军截获了我党江西省委两位首长离开南昌到赣西巡查的情报,随即调动还乡团五百余人在吉水八都至新淦一带布下天罗地网,开始了“大围捕”。赣西特委负责人曾山派出英雄的万安连前去执行接应任务,确保省委来的首长们能够安全抵达赣西特委驻地陂头村。敌我双方在吉水县八都乡桃仁岭进行了激烈交锋,此为本书中对战斗场面的第一次正面描写。小说的行文中蕴含着一股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陈为作平心静气地检查各个排班的人数。战士们一声不吭地注视着陈为作,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放射出肃穆的期望,那坚毅的神态仿佛都在说:‘我们坚决完成好党交给我们的任务!绝不向还乡团后退半步!坚决接到省委来的首长平安护送回家。’”战士们深知即将面对的战斗的残酷,所以他们“一声不吭”;他们是一群团结且拥有坚定革命信仰的人,所以他们眼神明亮、神情肃穆坚毅,他们做好了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作家用心用力用情刻画的这样一个小小的片段,让信仰与忠诚跨越了时间的长河,连接起了百年前的革命先烈和今天的我们,让我们既感受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也体会到了共同的信念和追求。万安连从入夜开始行军,侦察地形、布置哨岗、部署突围计划、掩蔽作战,潜伏了一夜一天,直至第二天入夜时分接到首长,乘着夜色和狂风暴雨坚定突围,与敌人的还乡团激烈火拼,至凌晨五点钟终于冲出包围圈……战斗场面历历在目,可以想象万安连打得是何等艰辛!而战士们所带的补给,仅是一身寒衣和每人两根红薯!在这场战斗中,万安连连长陈为作等七人英勇献身,他们的血脉汇进了赣江奔流不息的波浪里,他们年轻的生命化成了革命滚滚向前的洪流,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无数的先烈在战场的硝烟中光荣牺牲,还有很多英雄在残酷的环境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十万工农下吉安》小说里,让人不仅知道了革命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认识到了一位位鲜活的革命先辈,更有很多感动充盈在心里。藉此我们也更加理解了什么叫作信仰,更加明白了老一辈革命先驱的顽强与坚毅,从而能够激励我们在当下平凡的生活和工作里,养成更加坚忍的个性和雄心。
如今,“九打吉安”这一革命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时间,党不负无数革命先烈的嘱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了新生的共和国,曾经穷苦潦倒的百姓翻身做了主人,过起了繁荣稳定的新生活。但是,历史不能忘,牺牲的先烈不能忘,崇高的信仰和信念不能忘!在当下和平的年代里,已然不需要再在烽烟战场上拼杀刺刀,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里,无声的战场依然存在。在国内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复兴等各个领域里,信仰正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召唤后来人牢记来时之路,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