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谷江民 统筹:王平强 王鼎强
【文物名片】
文物名称:民国康有为题“紫金山馆”石匾
年代:1925年
来源:鹤山市文化馆征集所得,后移交鹤山市博物馆
馆藏地点:鹤山市博物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通讯员 杜柏桦
在鹤山市博物馆,有一块镌刻着“紫金山馆”的石匾,长196厘米、宽45厘米、厚10厘米,“紫”“金”两字部分残缺,依稀可辨,但引人注目的是左下方刻着清晰可见的“康有为”三字。
这块石匾和康有为有什么关系?背后“紫金山馆”的主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期报道,让我们一起了解“紫金山馆”背后的故事,开启一段“溯源寻根”之旅。
海外游子心系家乡
“20世纪80年代,鹤山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在雅瑶镇雅瑶朝阳新村(曾名莘村、新村)下乡工作时,无意间在杂草丛生处发现了这块石匾,上面刻着的‘康有为’三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展开了研究。”鹤山市博物馆副馆长冯美华介绍,1989年,鹤山市博物馆建馆,鹤山市文化馆将此文物移交给博物馆,对这块石匾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如今,石匾所在的“紫金山馆”原址建筑已不复存在,仅存几棵龙眼树仍繁茂苍郁。
《雅瑶镇志》的一张旧照片记录了“紫金山馆”的原貌,这是一座具有典型岭南特色的建筑,硬山顶、人字脊,呈三间两廊建筑格局,门上悬挂“紫金山馆”四字石匾,石匾左书“康有为”,右上刻着“甲子春”。
在民国版《鹤山县志》中对紫金山馆有着详细介绍:“在乌石莘村,陆敦骙于一九二五年建。”
陆敦骙,鹤山雅瑶莘村人,年少时南下新加坡,一别家乡20余年。他的父亲陆景堂年少时到南洋经商,一直到晚年回归家乡,希望能在归隐处建一个小馆,以奉先灵,并取名“紫金山馆”。但可惜的是,年事已高的陆景堂还没实现这个愿望就去世了。弥留之时,他郑重遗嘱陆敦骙,必须建成山馆。
甲子春(1924年),奔走海外20余年的陆敦骙海上卧病,想起父亲陆景堂的遗愿,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建好“紫金山馆”。
“乙丑春归,经紫金桥,一望菱冈之阳,佳气葱郁,左右顾盼,山川毓秀,风景之清实所罕见,我府君一生精神全注于此者,非无故也。”阔别多年,终于回到家乡的陆敦骙发出感慨。1925年,紫金山馆终于落成,后作为书屋使用,兼具教育功能。
“不管是陆景堂还是陆敦骙,他们虽然身处海外,但依然不忘故乡。紫金山馆背后体现的不仅是陆敦骙对父亲的‘孝’,更是许多海外游子心系家乡的桑梓之情。”冯美华说。
康有为影响陆敦骙
为什么一间小小的山馆会得到康有为的题字?陆敦骙与康有为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研究康有为的重要著作《南海先生传》中,编者陆乃翔、陆敦骙的身份折射出了二者的关系。
陆敦骙年少时和同乡陆乃翔游学于广州万木草堂,曾师从康有为,与梁启超结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陆敦骙还曾帮助康有为在家中避难。在《南海先生传(上篇)》中,陆乃翔、陆敦骙为康有为立传并作出“夫中国开幕维新,其功由于康南海,此天下人所同认。康南海未出之先,中国为一世界;康南海即出之后,中国又为一世界”的评价。
“基于陆敦骙和康有为的这层关系,能请到康有为题字,一切有迹可循。但在这件文物背后,折射出的还有我们先辈当年先进的教育理念。”冯美华表示。
受到康有为提出“以开民智而兴文教”的教育理念影响,陆敦骙到新加坡后,为革命奔走的同时,主要从事教育事业。1905年,30多位侨商联合筹款创办广肇小学(后改名为“养正学校”)。1907年,陆敦骙受聘担任养正学校首任校长,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至海外。
作为康门弟子,陆敦骙和陆乃翔的思想也影响了宋森。1908年,宋森接替陆敦骙,担任养正学校第二任校长。1922年回到鹤山之后,宋森发动本乡华侨捐资创办了平冈平民学校、县里第一第二民众教育馆以及淑德女校等。可以说,陆敦骙影响了很多海外华侨华人,他们在海外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民族教育之先河,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如今新加坡养正学校仍在开办,从中曾走出了冼星海等多位知名人士。冼星海6岁时随母亲黄苏英去新加坡,进入新加坡养正学校,养正学校的区健夫老师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
紫金山馆能作为书屋使用,也体现了陆敦骙的教育情怀。“一块残缺石匾,为我们透露了更多海外华侨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文物的意义。”冯美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