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见证华侨的桑梓之情
女孩亲手做蛋糕为家人庆祝生日
日常就餐需要一套桌椅
圆梦通道
“检察蓝”守护侨乡“舌尖上”的“金招牌”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4 年 1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检察机关创新侨乡地理标志农产品司法保护工作模式
“检察蓝”守护侨乡“舌尖上”的“金招牌”

我市召开督促保护“杜阮凉瓜”品牌检察公开听证会,邀请各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及区人大代表等参与听证并到凉瓜种植基地实地查看凉瓜种植现状。
2023年3月27日,蓬江区检察院联合市检察院公益诉讼快检中心、区委宣传部、杜阮镇农办到杜阮上巷、长桥两个较为大型的杜阮凉瓜种植点进行土壤、水质取样检测。

    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大米、台山生蚝、台山鳗鱼……五邑大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赋予了侨乡人民专属的味道。一个小小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让这些原本藏在深闺的“宝藏”农产品声名远扬,成为“舌尖上”的侨乡“金招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我市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检察职能,扎实开展“侨乡农产品地理标志”专项监督活动,创新侨乡地理标志农产品司法保护工作模式,共办理农产品地理标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件,发出检察建议3份,召开听证会1次,推动侨乡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全产业链条治理。在“检察蓝”护航下,这些农产品地理标志“金招牌”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下蓬勃发展,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饭碗”。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通讯员 王丹

    用好“金招牌”

    树立地理标志品牌效应

    台山蚝是广东七大产蚝基地之一,鲜甜肥美,名扬四海。2023年2月,“台山蚝”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这张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金招牌’,我们看得见、摸不着,只能干着急。”台山养殖户为台山蚝申请“身份证”却迟迟办不下来,因为当时由于没有制订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台山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直未真正投入使用。久而久之,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性不高,品牌效应也立不起来。

    沿着线索,台山市检察院聚焦养殖、销售等供销环节进行深入调查后,对该线索进行立案。去年10月,一场关于“台山蚝”商标使用的磋商会议在台山召开,台山市农业农村局、台山市市场监管局以及行业协会就推进地理标志使用及保护达成了一致意见。

    台山市蚝业协会在台山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迅速制订“台山蚝”团体标准,并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团体标准刚出台,便先后有15家企业与台山市蚝业协会签订《“台山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信息互通,打破信息壁垒,通过组织专项抽检、举办培训班、宣讲会以及参加大型展销活动等有效措施,全面推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法合规使用。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得好、用得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去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侨乡农产品地理标志”专项监督活动在全市铺开,检察团队走进养殖企业、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全面摸排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其中,针对企业使用“台山大米”注册商标印刷不规范、“新会陈皮”地理商标专用标志数量管控漏洞等问题,向相关单位提起公益诉讼,推动其督促商标主管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品牌意识和法治意识。

    渐渐地,我市形成了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地理标志保护合力。各县(市、区)相继举办各类农产品文化节,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随之提高。例如,在第六届新会陈皮文化节上,现场达成产销签约和项目投资额超50亿元,其中新会柑(陈皮)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38亿元,系列新会陈皮采购意向折合人民币超12亿元;去年5月,蓬江区举办一系列凉瓜风味与品质评比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到当地旅游消费,进一步构建起杜阮镇餐饮、休闲、旅游、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新格局。

    把好质量关

    合力筑起品牌保护城墙

    杜阮镇上巷村种植凉瓜数十年的黄叔向记者表示,在去年5月份正宗杜阮凉瓜收成的前一个多月,假冒杜阮凉瓜的“李鬼凉瓜”就已经大摇大摆地走向了消费者餐桌。在某电商App,“正宗杜阮凉瓜”“新鲜现摘”“原产地发货”等醒目标语,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对于农产品来说,如果品牌是“面子”,那么质量就是“里子”。去年4月,在全市首宗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益诉讼案听证会上,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检察官一同走进蓬江区杜阮镇绿茵茵的凉瓜田里,考察凉瓜种植现状,探讨品牌保护良方。

    “承诺达标合格证是连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新名片,更是检测监管体系的延伸和有效的补充。”“将打击侵权行为和引导合作招商结合,推动杜阮凉瓜既能‘引进来’,也能‘走出去’。”会上,大家达成了评议意见,那就是要切实加强对杜阮凉瓜品牌的维权保护,提高执法力度,保护杜阮凉瓜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14家侵犯杜阮凉瓜地理标志的网上销售商家将相关产品下架,上市旺季期间挖掘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涉侵权线索25条……一场检察听证会不仅打击了一批地理商标侵权行为,还推动了行业机制健全完善。去年9月14日,蓬江区多部门联合签订杜阮凉瓜品牌保护协作机制,并成立品牌保护维权办公室。目前,杜阮凉瓜已建成并发展可溯源的质量监控追溯体系,新增授权3家合作社使用杜阮凉瓜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质量溯源二维码使用量由1.6万个上升至3.3万个,增长率达112%。

    打着江门农产品地理标志旗号卖假货的“李鬼”同样泛滥于陈皮行业。业内人士分析:当中大量新会陈皮低于成本价,其产地和年份涉嫌造假。

    如何保真?其要义离不开健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建立于2022年,实现陈皮年份产区可溯源。但对2021年以前生产的新会陈皮的溯源核查工作却处于停滞状态。”该案承办检察官介绍,调查取证找准问题症结后,通过召开听证会,就如何加强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展开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增强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合力。

    去年4月以来,我市打击了一批新会陈皮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新会陈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伪造或者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虚假违法广告、产品信息标识不规范、未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违法案件49件,罚没款44.83万元。

    我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履职促进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书写出助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生动注脚。

    守好生态环境

    保护农产品可持续发展

    台山海域咸淡水交汇,得天独厚的“海上牧场”孕育了台山蚝、台山鳗鱼这些响当当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之处,就在其产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保护产地自然环境资源,对促进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相关负责人说。

    “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不是单纯金钱就能够弥补的,现判罚你们在涉案海域增殖放流虾苗,快速优化保持水域生态平衡。”在一起环境公益诉案中,廖某某、林某某等5人在台山海域非法捕捞水产品,危害中华白海豚等重要物种繁衍及生存环境,法院判决被告在台山市川岛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5万尾虾苗,修复因被告本次非法捕捞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该案日前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220件,督促清理各类垃圾3380吨。其中,突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司法保护,共办理涉海洋公益诉讼案件31件。围绕“保港护航”开展“净海”专项监督,台山市检察院针对川岛山咀至下川航道附近、广海镇海龙湾附近长期非法占有海域养殖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域航道通行安全的情形,及时向川岛、广海两地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共督促清理涉案海域蚝排、养殖浮球等非法海洋养殖设施约21268亩。

    值得一提的是,为夯实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之基,市检察院建成了全市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测实验室、自然资源数据分析室,增强公益诉讼调查能力,共调查核实线索63条,协助办理案件9件。

    在检察助力下,江门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就在不久前,“台山青蟹”获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创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检察举措,贯穿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流程。

    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我市检察机关司法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一个“小切口”,新时代江门检察故事还在继续,我市检察机关将奋力以高质量法律监督推动区域特色农产品及产业发展走深走远,呵护一方风味,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