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亮点,描绘了未来一年的发展蓝图,其中“新会元素”频频出现,既是对新会区积极作为的肯定,又是对新会区新一年发展的期盼,不断激励着新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全速奔跑。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持续加强软硬联通
报告提出,持续加强软硬联通。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深江铁路、珠肇高铁建设,提升江门站枢纽功能。主动谋划跨珠江口交通对接,建成黄茅海跨海通道,加快银洲湖高速、崖门出海航道三期等前期工作。
1月25日,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试航仪式在江门港新会港区华津码头举行,华津码头也一并启用。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作为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水运“十四五”重点工程,航道的全线开通将进一步优化全省水路运输交通网络,而新会通过航道与内陆、海外地区互联互通的优势也将进一步放大、扩散。
2024年,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全线贯通,新会将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新会区将牢牢把握“大桥经济”这个重大历史机遇,抢抓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江经济合作区、粤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等重要发展时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湾区”,持续推进珠肇高铁、深江铁路江门段建设,提升江门站珠江西岸第一大轨道交通枢纽地位。同时,加快完善“四纵四横”高快速主骨架网,推动银洲湖高速,中江、江鹤高速改扩建新会段和江门大道南(西)线年内建成通车。全面铺开G240会城至牛湾段建设。大力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全面激活新会港,争取将崖门出海航道三期工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全面推进强县促镇
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壮大县域经济,推动新会在全国百强区中争先进位。支持新会新能源电池发展。推动新会大泽与司前、台山大江与水步、开平水口与月山、鹤山共和与址山等8个工业重镇加强整体空间规划联动打造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过去一年,新会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工业立区”不动摇,集中全区优势资源,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新会区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0位,连续12年争先进位,上榜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排行榜。
2024年,新会区将继续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力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聚焦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设,优化园区发展布局,以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中部珠西科技新城、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为战略支点,举全区之力打造三个万亩承载、千亿体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其中,新会智造产业园涵盖司前凤山湖园区、大泽园区,将谋划建设联动拓展区,重点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珠西科技新城涵盖轨道交通产业园、江睦产业园,与江门高新区政策共享、联动发展,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储能产业,预留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银湖湾滨海新区涵盖核心区和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海工装备产业园、金门工业园,重点布局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
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加强陆海统筹,优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全力保障港口、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用海需求。深耕海洋第一产业,抓好崖门等大渔港升级改造。壮大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
去年,新会深入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以海工装备制造为抓手,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突破点。据统计,2023年,新会区船舶规上工业企业有13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82亿元,同比增长33.29%。
2024年,新会区将依托海工装备产业优势,加强区域联动共建海洋牧场。着力培育休闲渔业,将崖门渔港打造为现代渔港经济区,谋划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停泊码头。同时,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打造全省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制造重要基地,做大做强中小型船舶细分领域,积极开拓特种船领域,在各类船舶零部件及海工装备领域引资引产,构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
强化有效投资硬支撑
报告提出,强化有效投资硬支撑。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千亿。锚定工业投资保持超千亿目标,全力推进中创新航等项目稳产达产。
1月19日,新会区在深圳举办了2024年大湾区招商合作机构交流会,大湾区招商合作机构、落户新会企业和工业地产代表、在谈项目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深江合作发展的新方式、共享深江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2024年,新会区将抢抓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即将通车的历史机遇,持续提升新会高质量发展后劲,瞄准重点产业招商,聚焦“2+2+N”产业体系,推进“一把手”精准招商、全员招商、全产业链招商,着力攻坚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力争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瞄准深圳方向招商,推动“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落地,力争全年引进深圳项目总投资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