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建设水平、治理水平为重点,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32.6亿元、增长6.4%;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高标准农田工作年度评价均获全省第一;六大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695.5亿元、增长30.3%,实现三年翻一番;50%以上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88个村超1000万元……2023年,我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头号工程力度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展望新的一年,江门将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引领下,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 文/张浩洋
抓牢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
近年来,江门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到镇到村,层层压实责任,有力担当起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和“海鲜铺子”重要角色。
不仅有量的合理增长,更有质的稳步提升。一年来,我市大力建设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投入超2.6亿元改造提升江门“广东第一田”核心区1067公顷;创建全省首个广东(江门)智慧农机产业园,吸引21个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超68亿元;复耕复种连片1公顷以下撂荒耕地666.7公顷,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746.7公顷……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稳面积、提单产,继续实施江门‘广东第一田’三年提升工程,扩面提升3333.3公顷示范区,着力将江门‘广东第一田’建成亩产千斤、两季吨粮的稳产高产‘口粮田’,打造高产高效、绿色生态、智能智慧、三产融合的全国种粮示范田,推动实现大面积粮油平衡增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去年,我市被列入全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市之一,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抓好四大渔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全省最大的单体渔获物集散交易中心建设,发展深远海网箱养殖,高标准谋划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152个,半潜桁架类养殖平台1个。
“我们将以‘种业—养殖’为主线深耕海洋产业,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抓好崖门、广海、横山、沙堤四大渔港升级改造,连线连片谋划打造渔港经济区,推动现代渔业种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园建设,加快育苗到预制菜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体系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新会陈皮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全链条总产值230亿元;台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养殖量占全省八九成,年产值超60亿元;“开平优品”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建设成效显著,品牌价值评估达100亿元……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长制”,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化拓展“1+12+27”国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功能,做大做强陈皮、大米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累计认定“粤字号”知名品牌114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新的一年,我们将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扩容提质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打造独具江门特色的行政区品牌矩阵,大力打造‘江门优品’行政区品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2023年,我市积极培优育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家,新增培育省级家庭农场60家,新增培育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营收超亿元达57家、超10亿元达13家。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超200家,全市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92%,全年水稻统防统治实施面积37.52万公顷次……
“我们将加快培育面向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市级10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不少于145名,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突破8000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
2023年,我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台山、开平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开平“邑美侨乡·世遗风韵”入选全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全市1056个行政村村庄分类,123个行政村已开展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编制,乡村规划师实现镇级全覆盖,完成农房“微改造”超1.8万栋,全市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提升至84%……
“我们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实乡村布局、村庄建设、农房风貌‘三个规划’,全面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三大革命’,建好60个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打造一批现代化侨乡美丽乡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过去一年,我市因地制宜推动成立上百家强村富民公司,通过培育和选聘“乡村CEO”这个“中间人”,科学有效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高质量完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任务,全市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全省率先实现薄弱村100%“摘帽”,50%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88个村超1000万元。
“新的一年,我们将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持续发挥70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力量,在产业协作、技术支撑、乡村治理等方面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深化我市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省级试点成果,力争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数量突破80%。”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