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利双赢
春节假期注意防范四种疾病
江海区举办卫生健康宣传活动
春节期间如何护眼?
守护基层群众健康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2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使命勇担当 善攻坚抓落实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利双赢

东湖公园。郭永乐 摄
新会枢纽新城。郭永乐 摄

    2023年经济“年报”显示,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成功跃上4000亿元台阶,总量排全省第7,增速居全省前列。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绿色动能不断释放、生态底色愈发凸显,经济社会“含绿量”持续提升。

    2023年,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近10年来最优水平,同比改善4.7%,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地表水在全省城市省考断面水环境质量中位列第7,同比提升6位,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2;近岸海域水质位列珠江口六市第1……

    与一连串向好数据对应的是,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坚定不移以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为引领,以“走在前列”的姿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改善全市生态环境,用“生态画笔”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绿色山水画卷。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谢景亮

    凝聚绿色共识 构建大环保格局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绿色答卷”背后,是我市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过去一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时间表、挂作战图、定责任单,各项工作按图索骥,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取得实效,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打出了环境治理的“组合拳”,推动全市取得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环境治理更加高效、绿色发展更见成效的显著成绩。

    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市环委会统筹协调作用,制定2023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146项任务逐一落实到责任单位,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明白纸”,有力压紧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治污攻坚态势。同向发力、高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常态。

    向外“织网”,形成工作合力;对内严管,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市生态环境局在污染防治攻坚“明白纸”的指引下,同步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化调度、定期通报及预警提醒工作机制,健全“日常帮扶+常态化督导+专项督导”督导模式,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对工作任务严重滞后的县(市、区)、镇(街道)进行约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坚持整改不到位绝不摘牌。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江门已由“坚决”转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阶段,亟须对照现代化建设目标缩小差距,动真碰硬围绕啃硬骨头狠抓治污,实现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服务高质量发展。

    天蓝水清地净 城市“颜值气质”再提升

    从草木葱茏的森林公园,到绿树环绕的城乡街道;从开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如今的江门,所到之处皆风景,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皆是“生态绿”,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是民生之要,也是百姓之盼。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把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打造山水共融、蓝绿交织的美丽江门。

    蓝天,是生态环境优良的硬指标之一。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污染物防控,深化源头治理,完成全市688座涉VOCs有机液体储罐排查以及171个村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1216家涉VOCs排放企业开展排查整治,同时利用走航车、无人机、遥感、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对污染因子开展实时监控,积极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全年共启动30次大气污染防控联动应对。

    天更蓝,水也更清更绿。“水越来越清澈了,岸边也越来越美了。”站在潭江河畔,市民王德兴不禁感叹。

    见微知著,潭江水清岸绿的“秘密”,正是市生态环境局在水环境治理上的持续发力。该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深挖关键污染因子,重点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排查整治,生猪养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住宅小区生活污水治理,完成25个物业小区生活污水入网或混接整改;坚决打好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排查1300多个入海排污口,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

    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成效明显,一处处生态美景碧水澄澈,也让江门更显灵动。

    土壤污染复杂、持久、来源广、防治困难,其危害比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更为持久,影响也更为深远。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江门市2023年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17项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全年完成95个拟开发利用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无新增发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措施落实率均为100%,坚决杜绝“看不见的污染”隐患。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更是一份写在全市人民心里的答卷。

    “天蓝、水清、地洁,是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底线。唯有守住这个底线,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开足“绿色动力” 积极回应发展所需

    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监督执法模式,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名录,对正面清单内企业,生态环境部门以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为主,尽量做到“无事不扰”。这是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聚焦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积极实施环评豁免、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等措施,稳健推行环境要素预支制和预分配制。为470个重点建设项目高效完成环评审批手续,以“保姆式”服务为全市“制造业当家”夯基垒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本地实际,着力打造具有江门特色的“无废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废旧动力电池全链条资源化、固体废物绿色低碳利用处理多元化、江港澳固体废物共治协同化、有害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域化、新会柑果肉利用高值化。

    “过去一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12项金融举措支持‘无废城市’建设,推动54项‘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实现达标或预期达标,其中20项省评估指标全部达标,7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96.6%,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量较启动建设前下降62%。

    市生态环境局深刻领会“头号工程”重要意义,以高水平保护为全市“百千万工程”蓄势赋能。印发《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从城市向县域、向农村拓展。全年新增76个建制村完成农村环境整治,稳步推进新排查的14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不断拓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渠道,新桥水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产业融合绿色发展(EOD)模式项目成为江门首个纳入省级EOD项目库的项目,并推荐至国家EOD项目库,不断优化促进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提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