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凌雪敏) 清蒸皖鱼、生蚝焖鸡、鲍汁花菇……25岁的小伙子林家辉,一边翻看前些天存在手机里的菜单,一边清点购物车里的菜,今年除夕,他要在家人面前“大展身手”。
2月9日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的日子。这天一大早,江门的各个商超、农贸市场里,不乏采买年货、操办年夜饭的年轻人。平日里点惯外卖的他们,对过年这件事却格外认真。
农历腊月二十八,林家辉从广州的出租屋回到江门的家后,就开始忙碌起来,和家人一起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还把年夜饭、年初一到年初七的“节目”也安排好了。“小时候,觉得‘年味’淡。工作后,拿着公司发的年货回家,给家里买东西,忙前忙后,参与感强了,感觉‘年味’也浓了。”除夕这天晚上,林家辉穿上家人的围裙走进厨房,洗菜、切肉、炒菜,有条不紊,给家人烧了一桌好菜,在饭桌上迎来阖家团圆。
当年轻人开始主导年夜饭,饭桌上的菜也“玩”出了新花样。“预制菜比我做的好吃,还能尝到很多自己做不出来的菜式。”市民张汉超早在半个月前,就定下了一份盆菜预制菜带回家里,还在网上下单了糯米丸子、汤圆等过年的“氛围感小吃”,用手机“掌勺”解决了年夜饭。除夕这天晚上,张汉超花了半个小时,就把年夜饭张罗好了,一家人其乐融融,饭后话家常,尤其惬意。
如今,大家都在过年时寻找“年味”。其实,“年味”就藏在过年时张罗的件件小事里。随着“90后”“00后”长大,渐渐地,他们张罗起各种大小事,成了制造“年味”的人。春节这份沉甸甸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在过年期间的主导交接中,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