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肖坤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十五夜,长安城大放花灯,特许夜行,观灯者人山人海。人潮中,有位叫苏味道的诗人有感而发,挥笔写下这首传世之作《正月十五夜》,留下了元宵灯节的盛况。470年后,宋代词家辛弃疾写就《青玉案·元夕》,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生动语句道出元宵节灯饰璀璨夺目,街上一片繁华热闹、让人目不暇接的景象。可见,古人的种种记载,都印证了元宵节的观灯习俗。
元宵节相传始于汉代,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也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华夏大地扩展开来。到汉文帝时,更是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在唐宋时已变成一个盛大的节日,而关于新会元宵节的记载,也可见于明代万历《新会县志》,当中写道“元宵灯烛箫鼓彻夜为乐”,展现了人们用蜡烛、吹箫、敲鼓等方式来庆祝元宵的情景。到了400年前的清代初期,新会鱼灯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这个习俗也被人们记录下来:“在新会,县城翰禄桥(今惠民东路)之鲤鱼灯最具名声。相传,清代每年元宵节期间,桥之中央搭建一庞大灯棚,桥之两岸挂上各式大小不一的鱼灯,中有一巨型鲤鱼灯,其身长约8尺,造型别致,形态生动,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会人,我自小便见识过鱼灯的精美,每逢新春佳节,就跟着父母逛街赏灯,仿佛当年的祖辈一样,在光彩中迎接新年的到来。长大后,从长辈口中得知,原来著名画家黄永玉是新会女婿,在陪夫人回新会娘家过年时,与新会鱼灯产生了一段不解之缘。那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个春节的晚上,黄永玉和夫人张梅溪散步到会城西隅街。当时,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鱼灯,看到这一幕,他瞬间感到深深的震撼,从此心里烙下了鱼灯印记。1991年,黄永玉绘画出代表作《新会鱼灯》,并题写“五十年前(大约时间,应该是指19世纪40年代末)新会春节闹市街中连串悬挂大小鱼灯,此中甜美景象不复存在矣”,来表达对新会鱼灯的念念不忘之情。他曾在央视的一次访谈中说:“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那时街的两边都是茂盛的树,就像一条绿胡同。树上串着铁丝,铁丝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鱼灯。透明的灯放出红色的光,足有两三里路长,人们感觉就像置身在水里,这么美好的情景,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今年春节,鱼灯又挂满了街道,特别是新会人民会堂旁的树荫下,鱼儿们成群结队,畅游在大海般的夜幕下,浓浓的年味如春风般扑面而来。它们大大的眼睛、嘟嘟的嘴巴、鲜红的鳞衣、翘起的尾巴,每一寸都可谓充满喜感,男女老少,无不喜欢。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地方政府对非遗文化发展的大力推动下,作为特色民间工艺的新会鱼灯得到了更多人的热爱和传承,他们用满腔热忱和精湛手艺,让这种传统文化、这份吉祥寓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