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高质量 开新局——江门高质量发展特21/2024-03-11/A04/9511710088482218.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经普工作“进行时” 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江海区“小地名”服务“大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4 年 3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全区213条道路“起名”
江海区“小地名”服务“大发展”

五邑大学专家和地名专家一起调研,为道路命名。

    阳春三月,驱车行驶在江海区(高新区),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观海路、观澜路、富宁路等一个个新路名见证了一座产业新城的崛起,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对地名标准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

    以地名管理服务工作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江海区民政局高度重视,坚持聚焦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地名管理的长效机制、对我区道路命名全覆盖、丰富地名文化内涵”等工作部署,着力推进新时代区划地名工作,更好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文/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图/江海区民政局

    汇聚专业力量

    建立控规道路拟命名数据库

    记者打开江海区拟命名道路汇总一览表,只见每一条道路都有两个命名方案,并标记了道路的长度、宽度以及建设状态,条目分明、一目了然。这张看似简单的表格,背后凝聚着江海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规划和专家团队的心血。

    为规范地名管理,江海区民政局结合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协调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各街道等部门单位,设立地名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协调会议、法规宣传、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检查监督、督查督办六大工作机制,推动地名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与此同时,江海区民政局还引入了五邑大学优化地名专家团队对全区未命名的道路进行调研,为江海区道路命名更名、地名文化建设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服务,体现江海特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该团队核心成员有3名大学教授,涉及文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同时还有属地街道3名资深地名专家。

    从2023年5月份,历时大半年的时间,专家团队结合江海区地理区域特色、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特点、未来区域规划等因素,通过开展协调会座谈会、现场田野调查、全面走访等形式,为全区确定25个板块的道路命名关键词,为213条道路提出426个拟命名,基本建成江海区控规道路拟命名数据库。

    “在做方案的时候,我们秉承着‘地名走在发展前,跟着规划走’的原则,在道路还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先起了名字。”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谢珊珊说,“很多人认为,地名工作的习惯做法一般是有了地名才去管理,其实这种做法存在着弊端,一旦仓促命名,违背地名法定原则,以后纠正起来很困难,且易引起沿途单位和群众的抱怨。因此,超前的管理思路能够更好地把握全局,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江海区充分认识到地名对一个地方的重要影响,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可以协助他们开展这项工作,所以才有了这个队伍。可以说,专业团队和政府的认知是高度契合的。”谢珊珊表示。

    路名具有江海特色

    承载地方历史文化记忆

    跨越江海区及新会区,沿线经过江海区外海、礼乐、江南街道和新会区会城街道,故名“五邑路”;因道路贯穿金瓯围,故名“金瓯路”;因建路时,与南山路相对应,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故名“东海路”……这些江海人熟悉的路名,具有丰富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展示着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对道路的命名时,不仅要反映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时代发展,还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往往需要斟酌再三,慎之又慎。”作为礼乐街道的地名专家,梁汉强主动参与到全区道路命名的调研、论证、评估等工作中,为促进道路命名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建议。

    去年,江海区民政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专家团队结合从未来工业发展走向和历史节点,对全区未命名道路进行命名,如行政区、商业地段道路突出执政为民、繁荣富裕,取名为“勤政路”“富民路”等;文教区道路突出育才育贤,取名为“勤学路”“德学路”等;科技园、工业区道路突出高新特色和产业特点,取名为“创智路”“科贸路”“安裕路”等。

    同时,江海区还结合江门侨乡的特色,引入“侨”元素,提升地名文化内涵,例如在靠近侨梦苑、公共码头、工业园等地段的控规道路突出“聚侨力、汇侨智”,提出拟命名为“侨文路”“侨贤路”等。“江海区有着浓厚的侨乡文化,把路名改为具有侨乡文化特色,既能使江门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又能使外地人对江海区留下深刻的印象。”江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范道路命名

    满足基层治理和发展需求

    “江翠路太长了,绵延十几公里,横跨多个区域,不符合城市发展”“这些年高新区项目工程很多,规划许可证上都是临时用名,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江海区一些地方出现了“有路无名”“有名无标”等情况,导航搜索找不到,快递物流到不了,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在开展新道路命名的同时,江海区民政局持续开展不规范地名排查整治工作:一方面,从国家道路系统中导出现有道路名字,彻底清理重命名,并与新命名路面核对,防止发生新的重名。另一方面,对重名道路、横跨多区太长的道路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翻查历史资料,请示上级部门及汇聚专家顾问和群众意见,推进整改工作。同时,参照国家标准和道路维护等相关规定,研究制订江海区路牌设置工作方案,明确民政、住建、城管、公安交警部门及各街道的职责分工,并明确设置规定,努力促使全区路牌地名标志逐步规范化、一体化。

    当前,“乡村著名行动”正在全国铺开,并开发上线了“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微信小程序。江海区民政局也积极动员各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将已挂牌的村道巷道名录入到该系统,大力提升乡村地名的精细度、精准度。

    “通过小程序采集的地名经过审核后会同高德、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地图实现共享,使地名助力出行导航更精准、快递进村更顺畅。”江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