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肾脏健康:推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实践”。
生活中能治愈病痛的药品,一不留神,也有可能带来危害。在我国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受损和蛋白尿患者中,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肾损伤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优化的药物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主任杨爱成提醒,临床上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肾脏损伤的例子屡见不鲜,有必要引起大众的重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通讯员 赵晓东 刘森
男子自行吃止痛药导致肾损伤
43岁的沈先生,是江门人,患慢性肾病多年,同时患有痛风。然而,他一直没有规范治疗。最近半年,他因反复发作痛风,便自行在药店或诊所购买止痛药治疗痛风。近期,他发现自己身体乏力、尿少,这才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就诊。
入院后超声提示,沈先生的肾脏增大,血肌酐1100umol/L(正常值为30—110umol/L)。杨爱成表示,该患者血肌酐这么高,表示其肾脏损害严重,一般要给予血透治疗,因考虑这是药物引起的肾损伤,遂给予停止肾损药物使用及综合治疗,而未对其进行透析治疗。经过保守治疗,沈先生的症状得到缓解,尿量增多,血肌酐逐步降低。目前患者肾功能仍在恢复中。
杨爱成表示,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治疗疾病,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身体损害。而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过滤器”,可以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也是药物的代谢和清除的重要场所之一。
那么,为什么同样一种药物,有些人使用了会出现肾损伤,有些人则不会?为什么短期服用没有问题,但是长期服用就会出现肾损伤?
“这就涉及到个体差异以及剂量问题。”杨爱成介绍,一般来说,有肾脏病基础的患者、老年患者、儿童患者、特殊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肾损害。
多种药物可能引起肾损伤
那么,临床上哪些常见的药物容易引起肾损伤?
杨爱成介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都可能引起肾损害。吃这些药一定要按照医嘱和说明书服用,过量吃很可能引起急性肾损伤。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治疗发热、疼痛等疾病的常用用药,常见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由于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市面上多种品牌的感冒药均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临床上因为不了解药物的成分,有的患者同时服用两种解热镇痛药而引起肾功能异常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服用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之前要先了解药物成分。
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经肾脏代谢,抗生素使用不当,如种类选择不当及剂量使用不当均会引起肾脏损害,尤其是对于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抗生素的剂量选择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而调整。
抗肿瘤药物:临床上许多抗肿瘤药物均具有肾毒性,肿瘤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同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造影剂:有些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做增强CT,检查过程中需要静脉使用造影剂,如患者已有肾功能损伤,造影剂的使用则会进一步加重肾损伤,引起造影剂肾病。“我科曾收治过一些因为造影剂肾病而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人。”杨爱成表示,因此,在使用造影剂之前须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必要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谨慎选择造影的类型及剂量。
除了这些常见的西药,还有哪些呢?
在大众的认识中,中药都是安全无毒的,然而并非所有中药都是没有毒性,临床上因服用毒性中药而出现肾损害的例子也不少。常见的肾毒性中药有关木通、广防己、乌头、朱砂、雷公藤等。临床上只要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使用有肾损害的中药,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中药治疗,还是会收到很不错的效果,不要因为中药中少部分有肾毒性就否定中药的效果及使用,在使用中药之前,最好咨询肾病专科医生。
预防药物性肾损害
为了感冒好得快,加大用药剂量;长期吃降压药、降脂药,却从不查肝肾功能是否正常;迷信“偏方”“草方”,盲目服用……生活中的这些行为,其实都在伤害我们的肾脏。
肾脏是很“娇嫩”的器官,也是很“有责任感”的器官。由于其强大的代偿功能,等到发现肾功能损伤时,往往可能已经失去50%的肾功能。肾脏受损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多人只是觉得全身乏力,面部水肿或眼皮略有水肿,少数伴有双下肢水肿。往往是上厕所时发现小便呈现泡泡样、酱油尿,才来医院就诊,这时肾脏已经开始“报警”,需引起重视。还有部分患者是体检查出蛋白尿、镜下血尿,但因没有症状一直未就诊,等到血肌酐升高才去就诊时,往往代表着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了50%以上。
那么,临床上该如何预防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
杨爱成提醒,药物性肾损害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应避免滥用药物,应遵医嘱服药,避免私自服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偏方、祖传秘方等,尤其是民间流传的一些所谓“神药”,由于其成分不详,引起肾脏损害的风险更大;其次,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对于有肾脏病基础,长期服药的患者,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药物剂量,并定期监测肾功能,若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应立即到肾病专科治疗;另外,记录特殊用药史,若既往出现过药物过敏或者药物性肾损害的情况,应记录好,并在就诊时告知医生,避免再次出现药物性肾损害的情况。
杨爱成还提醒,如果想在早期发现肾脏问题,每年的定期体检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的是体检时除了查肾功能外,还需查尿常规、尿液肾功能指标和肾脏彩超,如果有问题及时看肾病科专科门诊。
医学指导
杨爱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岭南名医,江门市名医,南粤好医生,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肾病科)学科带头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疾病、各种风湿病等,还擅长肾内科各种专业技术,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肾活检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尤其在痛风及高尿酸肾病的中西医规范化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延伸阅读
痛风很“疯狂”
规范治疗很重要
痛风疼起来,让人非常难受,然而,治疗后疼痛消失了,一般人都好了伤疤忘了痛,大多不怎么管它了。
陈先生是一名痛风患者,平时不疼的时候根本不把痛风当一回事,既不吃药也不忌口,只有痛风突然发作,痛得受不了才服点药止痛。最近,他的膝盖、脚都常出现疼痛。
为什么痛风患者会反复出现脚痛、膝盖痛?
杨爱成介绍,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而膝关节和第一跖趾关节是痛风好发部位,且是尿酸结晶常见沉积的部位,当人体血尿酸突然明显升高或者明显降低时,就会导致上述部位产生急性炎症,便容易出现痛风反复发作。
当痛风反复发作时,部分患者习惯到药店买止痛药吃或到小诊所打“止痛针”。“这样做早期治疗效果往往觉得不错,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不能有效控制尿酸。”杨爱成表示,随着药物使用增加,效果往往不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到专科就诊,规范治疗,平稳降低血尿酸,并达到治疗目标值,且保持长期稳定达标,这样体内的痛风石才可以慢慢溶解,痛风发作次数会越来越少,甚至很久不发作,当痛风石完全溶解,就达到了痛风的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