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潮起大湾区,迈向高质量。奔涌而来的滔滔珠江,三龙吐珠,八门入海,连接着共处粤港澳大湾区、“一衣带水”的江门和香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来广东视察,萦心系怀大湾区,明确提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一个城市,只有把自身的发展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进行考量、谋划,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先行先试、敢闯敢拼,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打开更多的“机遇空间”。
放大坐标,站在谋全局的高度进行自我定位,是江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服务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勇谋划、敢担当、善作为,江门和香港合作有基础、有信心、更有未来。
这份信心来源于超前的眼光——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晰江门自身发展定位和优势,作出了更高视野、更大格局、更强担当的部署安排:坚持服务港澳初心,深入推进“港澳融合”工程,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坚持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随后,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部署下,江门进一步强化对机遇的准确判断和对未来的超前谋划。
“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作出的战略部署。而梳理沿革,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历次市委全会对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均有部署。
特别是近一年来:先是2023年2月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携手港澳“在广海湾经济区加快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高水平谋划建设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再是2023年8月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重磅宣布“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战略,谋划建设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共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再次把“全力加快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携手港澳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与香港谋划建设港邑绿色产业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承接香港北部都会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成果转化。
“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作出的最新部署,体现的是对总书记、党中央战略考量的把握,对新阶段大湾区发展大局的研判。
近一年来,国家发改委以及香港、澳门、深圳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先后到江门考察调研。中央港澳办、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支持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粤港澳合作国家级平台,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聚焦港邑合作,结合“香港所需”,发挥“江门所能”,江门正不断一步步将谋划落为现实。
这份信心来源于实干的作风——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江门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以奋起的心态应对挑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天的江门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呼唤更多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务实高效的干部脱颖而出、真抓实干,而这也是每一个江门干部都应具备的精神气质和工作作风。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承东启西、通江达海,拥有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物流网络,周边环绕五大国际机场、三大世界级港口,随着深江高铁、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的即将建成,江门区位优势将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成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港澳、深圳等地土地资源高度紧缺,严重约束产业高质量发展。江门腹地广阔、潜力巨大,土地面积达9535平方公里,开发强度不足12%,是大湾区具备超100平方公里可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正加快建设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是广东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主战场。
同时,江门极具生产生活成本竞争力,资源要素成本低、生活居住性价比高,是企业“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战略组合布局的理想城市,更是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转移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江门的领导干部不断“看准”本地区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定位,“看准”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所处发展阶段,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立破并举、涤旧生新,强化与香港合作,为江门的发展注入奔腾活水和磅礴动能。
江门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是粤港合作的大型前沿科研平台,获批建设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全国首创港澳跨境通办服务专区,建成全国首个省市共建的政务服务跨境通办专区,便利粤港市民和企业“不出关”即可办理湾区100多项高频服务、超500项江门政务服务事项,“GoGBA港商服务站”在江门设立;江门站首次开通“香港—江门”直达往返列车,两地往返更加便捷;超7000名港澳同胞来江就业创业,6000多人次参加“2023港澳青少年暑期研学·江门行”活动……
随着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速升级,江门迎来“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可为大湾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经济纵深,江门和香港合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这份信心来源于成事的保障——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成。
近年来,江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错成效。2023年,江门全面完成“四个千亿”发展目标: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实现争先进位;新会成为首个千亿元GDP强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超2100亿元;工业投资首次超千亿元,成为广东第六个工业投资破千亿元地市。
过去三年,江门保持良好发展势头,GDP年均增速达5.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1%,均走在全省前列。招商引资总额年均增长近300亿元,工业投资年均增长超百亿元,这些都是企业拿真金白银给江门投的信任票。
而不得不提的是,广大香港同胞始终心怀祖国、情系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到江门投资兴业,李锦记、德昌电机、信义集团等港资企业在江门发展壮大。去年以来,志高空调、恒领智能制造园等一批香港企业投资项目成功落户江门,目前全市港资企业数量近3000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65%,投资总额超250亿美元,是江门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今,江门正紧紧抓住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今年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聚焦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与香港谋划共建港邑绿色产业园,全力创建粤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示范区。
香港依托自身“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更将有效联系包括江门在内的大湾区各大城市发挥协同效应互补长短,携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回望历史,江门与香港渊源深厚、交流密切、成果丰硕。立足当下,江门与香港合作恰逢其势、正当其时、大有可为。放眼未来,江门与香港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