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内容涉及侨企知识产权保护、粤港澳大湾区商事纠纷化解、境外诉讼、跨时区调解、涉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体现了江门法院做实为人民司法、用心用情护侨益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近3年来,江门法院聚焦华侨华人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机制重塑、部门多跨、数字改革,逐步形成“海内+海外”“线上+线下”侨益保护工作格局,适用多元解纷机制化解纠纷1465件,有力维护了侨胞侨眷的合法权益。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通讯员 丁洁 钟炜杰
案例1
保护“江门摩托” 这块金招牌
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是中港合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Haojiang”注册商标专用权。江门某摩托车科技有限公司、江门某摩托车配件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自家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整机及配件包装箱上使用与“Haojiang”近似的标识并拟报关出口海外,涉案总额超2000万元。此后,大冶摩托向法院提起诉讼,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江海区人民法院与江门海关联动开展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两个侵权公司当场支付侵权赔偿款400万元,并销毁包装箱上的侵权产品标识。
本案是江门海关自1995年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以来查处案值最大的摩托车行业涉嫌侵权案件,该案的成功调解,有力保护了侨企的海外竞争力,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2
运用诉调仲对接机制 降低解纷成本
2022年11月,澳门某建筑公司陆续拖欠江门某木合板厂货款累计60余万元。多次联系无果,木合板厂老板诉至法院。恩平市人民法院启用诉调仲对接机制,引入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协助寻找被告并参与调解。
特邀调解员、澳门律师冯美莲接手该案后,利用澳门网络资源找到被告,此后双方当事人通过线上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建筑公司当即归还10万元,并承诺分期还清剩余货款。
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创新运用“多元调解+国际仲裁+司法确认”诉调仲对接机制,为国际商事主体提供了一条更为高效便捷、成本更低的解纷之路。
案例3
“异步审理” 破解时差难题
妻子伍某与丈夫育有一儿,但与在多米尼加共和国谋生的丈夫长期分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妻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离婚,虽双方有调解离婚意向,但因中国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存在12小时时差。为此,江门法院开发了异步审理系统,法官居间询问,原、被告于限定时间内上线回复,双方就离婚及婚生儿子抚养权等问题达成和解并线上签署了调解协议。
“异步审理”是江门法院为解决时差问题而建立的新型审判方式,当事人可在限期内通过平台各自完成庭审各个环节,公证机关全程公证。本案在不影响当事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高效促成案件和解,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理念。
案例4
“邑侨通”海外联络点 为侨胞化解跨国旅业纠纷
旅居委内瑞拉的侨胞陈某在丈夫得病去世后,与其5岁女儿急于回国。陈某从国内某旅行社购买回国机票,但由于未及时了解航班变动信息,多次买票退票,机票加服务费消耗了20余万元,因此与旅行社发生纠纷。陈某前往“邑侨通”法律服务站在委内瑞拉设置的海外联络点寻求帮助。在法院、司法局、侨联和涉侨特邀解纷员的共同调解下,旅行社同意向陈某退还服务费等12.7万元,该案成功和解。
江门法院联合侨务部门、司法局、归国华侨联合会、高校等成立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中心,下设“邑侨通”法律服务站,并在委内瑞拉、巴拿马等华侨聚居国家设立海外联络点,为旅居海外的侨胞提供法律咨询、委托调解、诉讼指引、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将法律服务延伸至海外,使海外侨胞真正受益。
案例5
“法院+镇街”委托调解 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恩平市那吉镇某公司委托归国华侨梁某制作并安装广告标识牌,合同价款4万余元。梁某按约定完工后,某公司却拖欠合同款三年之久。接案后,法院将该案委派至恩平市那吉镇涉侨诉源治理工作站,由熟悉乡情的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特邀调解员多次释法明理,被告终于同意履行还款义务,于和解当天一次性支付了拖欠款项。
法院将有调解意向的案件委派给镇街涉侨诉源治理工作站的特邀调解员,对所涉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并对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司法确认,有利于快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案例6
司法融入网格治理 跨境寻找失联被告
吴某芳曾向国内某贷款机构贷款4600元,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公司提供保证保险。因到期未还,保险公司进行了代偿赔付,但却联系不上吴某芳追回代偿款,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承办法官通过新会区大泽镇涉侨调解中心了解到吴某芳已移居香港,并找到本人。承办法官与涉侨驻村联络员一同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最后吴某芳一次性偿还了欠款,保险公司撤回起诉,此案圆满解决。
本案中江门法院运用驻镇街涉侨调解机制,借力涉侨驻村联络人及网格员驻村、驻地优势,通过在村亲属迅速找到失联当事人的联系方式,促成案件的调解成功。人民法院与镇街调解中心密切配合,使大量涉侨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案例7
“法院+侨联”妥善化解 困难侨眷家事纠纷
余某仪与侨眷谭某威育有一儿,后双方离婚,儿子残疾,母亲无业,二人生活陷入困难。余某仪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由谭某威抚养儿子。
承办法官发现,谭某威家庭条件较好,从事运输业,常年外出,已建立新家庭并生育其他子女,父子关系不算亲密,案件不能一判了之。
于是,法院启动与侨联的联络调解机制,同时邀请妇联、残联参与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最终形成由母亲继续抚养儿子、父亲每月支付赡养费用的调解协议,孩子同时也得到了侨联、残联的帮助,进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本案是法院联合侨联、妇联、残联等多部门力量,在进一步了解当事人的生活条件、抚养意愿、监护顾虑后,有针对性地组织调解,有效回应了弱势群体的司法诉求,让侨胞、侨眷感受到司法温情。
案例8
活用“AOL授权见证通” 线上解纷免奔波
谢某爱与梁某龙婚后生育儿子梁某浩。夫妇两人先后前往巴西、美国等地工作和生活,双方感情破裂,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回国办理离婚手续,谢某爱遂提起本次离婚诉讼。在法院主持下,两人分别通过“AOL授权见证通”进行远程授权见证,不到10分钟便完成授权见证手续,双方就离婚协议达成一致意见,纠纷高效圆满解决。
身居国外的华侨华人常因各种原因无法亲自回国办理诉讼事务,且传统的公证、见证授权手续办理较为繁琐费时,还可能产生额外费用,严重影响了华侨华人诉讼权利的实现。本案中,江门法院积极推广使用“AOL授权见证通”,通过远程视频进行授权见证,免除了当事人万里奔波之苦,大幅提升了华侨华人的诉讼便利度和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