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总理公署公布消息,总理李显龙将于5月15日辞职,他将交棒给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选出的接班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出任新总理。
李显龙卸任之后将留在内阁担任国务资政。4月16日,黄循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已邀请李显龙先生继续在内阁服务,出任国务资政。我很高兴他已经答应了。”
其实,李显龙的权力交接问题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如今,交接时刻即将到来,新加坡的内政外交“接力赛”要怎么跑?
来源:新华社、新京报、浙江日报潮新闻、上观
A
早有计划的交接
现年72岁的李显龙在20世纪80年代步入政坛,曾担任新加坡国防部第二部长、贸易与工业部长、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等职。2004年8月就任新加坡总理,连任至今。
李显龙目前还担任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秘书长,该党成立于1954年11月。李显龙曾表示,他因新冠疫情暴发,未能如愿在70岁生日前交棒。“但如果一切顺利,我将在人民行动党70岁生日前交棒”。
实际上,这也是一次早有计划的交接。去年11月,李显龙就在人民行动党大会上宣布将交棒给黄循财。
新加坡总理公署发表声明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议员一致支持黄循财担任新总理。新总理将于5月15日20时在新加坡总统府宣誓就职。
李显龙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领导层更迭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要时刻。黄循财及其团队努力获得民众信任,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李显龙呼吁民众全力支持新团队,共建新加坡美好未来。“我会尽力帮助他和他的团队打赢下一届国会选举。”
据报道,李显龙接下来将向新加坡总统尚达曼递交辞呈,并向尚达曼正式提议,委任黄循财为新任总理。新加坡总理公署文告称,人民行动党议员一致支持黄循财接下总理一职。按照惯例,李显龙很可能在5月13日即向尚达曼递交辞呈,连同整个政府班底一起辞职,并向总统提议由黄循财接任总理,组建政府。黄循财将在5月15日晚上8时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据新加坡宪法相关条例,该国下一次大选最迟将在2025年11月举行。去年11月,李显龙在谈到交棒事宜时表示,他将尽力帮助黄循财和他的团队打赢下一届全国大选,“只要是他(黄循财)认为我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我就会去”。
李显龙在致辞最后提到自己有幸在成年后一生为新加坡服务时,一度哽咽地说不出话来。黄循财则在致辞时表示,他已准备好接任领导新加坡,会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此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新加坡政治制度基本上与西敏制(即英国议会制)系统相似,所以交棒时间须依照政党领导的意愿。他称,领导交接始终是政治考量,人民行动党和李、黄二人都希望交接能让他们在政治上获益。
B
李显龙卸任后将留在内阁
据公开资料,李显龙1952年2月10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国广东。李显龙的父亲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李显龙1974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79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李显龙在新加坡武装部队、国防部、贸易与工业部、金融管理局、财政部等历任多个政府要职。2004年8月12日,李显龙出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后连任总理至今。
新加坡一直奉行大国平衡战略,同时与中美发展友好关系,并呼吁中美加强对话合作。李显龙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中国和中美关系。
2019年8月,李显龙在新加坡国庆日发表演说时指出,美国必须容纳日益强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也必须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观点。他说,如果中美关系恶化,世界将进入多事之秋,新加坡也会面临严峻考验,但“大家都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新加坡也不例外”。
2023年3月,李显龙在访华前接受央视总台专访时高度肯定中新关系。他说,对新加坡而言,中国是一个越发繁荣、对世界经济贡献越发显著的存在,其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也显得更重要。李显龙谈到中美关系时称,世界“禁不起中美发生冲突”,他希望中美能逐步稳定关系,逐渐建立信任。
新加坡多名政要发文高度评价即将卸任的李显龙。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称,李显龙展现的最重要价值观是保持政治制度廉正,以此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挺身为国服务。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李显龙卸任之后将留在内阁担任国务资政。4月16日,黄循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已邀请李显龙先生继续在内阁服务,出任国务资政。我很高兴他已经答应了。”
新加坡国务资政为内阁职位,通常由前总理或前副总理担任。新加坡现任国务资政为前副总理张志贤。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吴作栋卸任后均曾担任该职务。
C
为何推选黄循财
黄循财,现年51岁,2011年首次当选议员,曾在新加坡国防、通讯及新闻、文化、国家发展、教育、财政等部门任职,曾任新加坡抗击新冠疫情工作组负责人。2022年,黄循财被推选为人民行动党第四代领导团队新领导人,目前也是人民行动党副秘书长。
黄循财同时还担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董事会副主席、GIC投资战略委员会主席等多职。
为何推选黄循财?有分析指出,黄循财与李显龙关系密切,深得后者信任。2011年,正是在李显龙鼓励下,黄循财步入政坛当选国会议员。二人较高的默契程度,也意味着未来在政策衔接上将更加顺畅。其次,黄循财有在西方学习深造的经历,这一背景可能使他容易被西方接受。再次,黄循财担任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在新加坡,财政部长几乎是最为重要的部长岗位,凸显黄循财的能力和优势。最后,黄循财在防疫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将新加坡防疫政策解释得非常清楚,而且所采取的限制流动、出入境管理等措施广受好评。
因此,在舆论看来,黄循财应该算是一个不特别突出、但能被各方接受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个平衡、稳妥的接班人人选。未来他如何显示自己的独立方式、独特价值,值得关注。
黄循财近日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说,新加坡民众的期望将成为他行动的动力,他呼吁大家携手,共同塑造让每个新加坡人都发光发热的光明未来。他希望新加坡民众给予他信任与支持,团结一致,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携手共同谱写新加坡的新篇章。“他给我的印象是相当典型的经济技术官僚。”庄嘉颖表示,黄循财给新加坡民众的印象是执行力强、奉公守法。
黄循财在2022年访问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时曾表示,中国的上升趋势不可阻挡,尝试围堵中国崛起不仅十分困难,也不会有效。若中美在开放的框架里合作,寻求互惠互利,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更安全、更美好。
庄嘉颖指出,新加坡经济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扮演了全球价值链和生产链的枢纽角色,而中国则是新加坡的最大双边贸易伙伴。印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符合新加坡利益。预计黄循财在处理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时,应该会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力求推动各方面的经济合作。
D
未来政局如何变化
舆论认为,李显龙执政近20年,在这个城市国家留下独特印记。他带领新加坡度过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专注于生物技术、金融服务等产业,重塑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使新加坡GDP实现历史性增长。在“后李显龙时代”,黄循财又将领导国家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以黄循财为首的人民行动党第四代领导团队去年曾公布“新加坡携手前进”报告,勾勒涉及教育、就业、家庭、长期规划以及国家团结等方面的七大改变。这一报告被当地舆论认为有助于了解黄循财团队的施政思路。有评论称,虽然这份报告被描述为政府工作的延续,但有迹象表明,新团队将比他们的前任走得更远,正如即将出台的失业援助等政策转变所表明的那样。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认为,国内政治方面,黄循财的挑战是如何让执政党保持活力。在2020年国会选举期间,尽管人民行动党蝉联执政,但得票率低于上一届,而且老牌反对党工人党还拿下了新的集选区。因此,执政党需要警惕民众的“审美疲劳”。
此外,反对党还推动一系列措施,帮助国内低收入群体,并优先雇用本国公民而非外国公民。这些都给执政党带来压力,但好在反对党尚未出现有力的挑战者。
在国内经济方面,黄循财的挑战是如何在复杂国际形势下推进经济民生治理,应对物价上涨等问题。新加坡经济去年全年增长1.2%,今年预计增长1%至3%。新加坡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经济主要依赖外需推动,外部增长放缓、全球地缘局势不明朗是影响新加坡经济的最大风险。
在外交方面,分析人士指出,黄循财可能会保持慎重。李显龙奉行的平衡外交、不在中美间选边站等做法,值得其借鉴。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主任比尔维尔·辛格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认为,作为总理接班人,黄循财一方面面临来自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民众的期待与考验;另一方面,来自反对党尤其是新加坡工人党和前进党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多,因此其上任后的施政成效仍有待观察。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继光看来,黄循财接棒后,新加坡的政局应该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不会有太大变动。“黄循财此前曾担任李显龙私人秘书,政策上不太会有根本性变化,而且后续李显龙也将担任国务资政。”
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成锡忠则认为,虽然未来新加坡政局不会有太大变化,但黄循财作为内阁中2名“70后”领导人之一,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作为,会有一些策略和做法调整。“今年2月,黄财循以新任财长身份发布了首份财政预算案,其中包括税收改革等措施,被新加坡新闻界称为‘一份意义重大的预算案’。”成锡忠表示,作为典型的城市国家、袖珍国家,新加坡的国家治理模式较为特殊,拥有成熟的政治体制、稳定政局和良好外部环境。
关于新内阁人选,黄循财表示,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建立在延续性和渐进更替的基础上,过去从未有过交接后所有部长同时离职的情况,他接任时也不例外。他还说,一些部长刚刚接受任命,目前没有调动的理由,“下一届国会选举之后,内阁阵容可能才会有更大变化”。
新加坡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下一届国会选举最迟须在2025年11月举行。有当地分析人士认为,此刻进行总理交接,表明新加坡下一届国会选举有可能会提前举行。虽然这场大选对黄循财算不上考验,但外界仍会根据关键数据来衡量民众对执政党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