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赵氏孤儿》所讲述的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的故事久远流传。近日,记者在新会区睦洲镇充美村,也听到一个宋末元初新会版“赵氏孤儿”的故事。
与该故事相印证的是,该村月角山下的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林玄辅墓。古墓的旁边,是林玄辅纪念楼,新会区林玄辅古墓文物中心就在这里办公。“先祖林玄辅甘冒生命危险,抚养宋宗室赵必次的遗孤,含辛茹苦,九死一生。而赵氏后裔心怀感恩,永志不忘。这段侠义故事让我们很感动,也很自豪,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新会区林玄辅古墓文物中心理事长林桂友说。
江门日报记者/吕胜根 易航
古墓为文物保护单位
充美村靠近睦洲市场,与睦洲墟镇连为一体,是新会远近闻名的古村,有多棵挂牌的百年古树名木。暮春之际,这里树影婆娑、风影摇曳,不时有蛙声虫鸣。
村口不远处,有一座规模宏大、保存较完好的古墓,这就是林玄辅墓。古墓由圆拱坟头、弧形拜台及后土护墙组成,长约7米,宽约4米,通高约4米。古墓用全石砌筑,高大的拜台基由红砂岩砌筑。墓堂古碑石上刻有“宋赐进士柱国上大夫琼州太守考始祖玄辅林公合墓”等楷书字样,山手两侧则镶嵌着碑记和墓志铭,记载着墓主勤王及被托孤之事。
村民告诉记者,林玄辅及其夫人的合葬墓,始建于元代,明、清进行过重修。
据悉,这座古墓是新会仅有的几座元代墓葬之一,2004年被新会区人民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林玄辅的故事可歌可泣
林玄辅何许人也?通过《新会县志》、族谱及文史资料记载,以及林桂友的讲述,一段情深义重、可歌可泣的故事浮出水面。
林获,字玄辅,原籍福建,宋末琼州太守,文武双全。宋元崖门海战,南宋战败后,到新会崖山勤王的林玄辅受生死之交、宋室皇族赵必次(一说“赵必樘”)托孤,把两位孤儿赵良駖、赵良騘分别改名为林大奴、林二奴,收藏养育于新会睦洲,并视为己出。1283年,林大奴与林玄辅之子林桂山聚兵万余起义,抗元复宋,后失败遇害,此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广东乡土新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记载。此后,林玄辅的后人及赵氏余脉的后人便躬耕于新会睦洲的充美村、南芬村等地,直到明初,林二奴的后人迁徙至新会古井及台山浮石等地后,才恢复赵姓。据赵氏族谱记载,赵氏后人为报答林玄辅存孤大恩,凡有祭祀祖先,一定要先祭林公,再祭自己的祖先,此例一直延续至今。1947年古井《山头月刊》所登载《浮石世伯到乡参拜恩祖玄辅祠》一文,生动报道了这一幕。
林桂友说,因为林玄辅等人充满民族气节,义薄云天,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故事还被编成粤剧,在民间广为流传。
林玄辅墓附近,还有一座郑将军墓,是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墓碑上所写“郑俤”,与《获公嘱书》中所写的“家人郑俤”为同一人。《获公嘱书》还嘱咐林氏后人和睦相处,各安本分,莫贪酒色,各事农桑,莫惰耕织,各勤诗书等。“这些言语苦口婆心,情深意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做人做事至今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林桂友说。
以文物古迹凝聚乡贤
沧海桑田,岁月更迭。林玄辅的家国情怀被后人所崇拜和敬仰。在海内外林氏后人的慷慨捐助下,古墓旁的林玄辅纪念楼得以修建,并于今年1月举行落成庆典。今后,这里将成为一个联络乡亲情感、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
“每年重阳节前后,林玄辅墓都会迎来海内外乡亲的祭拜,这是我们凝聚乡情乡愁的重要纽带。”林桂友说,遗憾的是,附近的林氏祖祠如今破损严重,已经开始倒塌,希望能想办法尽快修缮。
负责当地文物、宣传工作的睦洲镇党委委员梁瑞文深感保护好文物古迹、宣传好乡土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他说,文化乃乡土根之所系,未来将把林玄辅相关的文物古迹、生活环境、纪念建筑等串珠成链,进一步完善,打造成教育研学基地,以此凝聚乡贤,建设家乡。同时,他希望广大乡贤继续发挥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的精神,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