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4月30日将迎来第一波出行高峰
“Dean Lung”后人向台山市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
艺术巨匠与清廉生活的生动写照
小扇面有大乾坤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4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Dean Lung”后人向台山市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

    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嘉敏) “太公一直有落叶归根的心愿,我们相信,文物唯有在世人面前展示,才能充分体现其深厚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将太公的文物捐赠给博物馆,实现他回归故土的遗愿,让后代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他的事迹。”4月25日,“Dean Lung”(原名马万昌)的曾外孙女黄英英在捐赠仪式上表示。

    当日上午,台山市举行马万昌家族文物捐赠仪式,在社会各界见证下,马万昌家族后人将其先祖留下的17件珍贵文物捐赠给台山市博物馆。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17件文物包括马万昌从美国带回家乡的银勺、银叉、马氏家族的《马氏族谱》等,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商办广东新宁铁路公司息折》《新宁铁路公司揭单》和《新宁铁路公司定期付款单》。

    “未来,我们会继续与台山市博物馆保持沟通联系,希望能将更多马万昌的文物带回家乡台山。”黄英英说。

    接下来,台山市博物馆将进一步整理和收集马万昌的相关资料和珍贵实物,并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设置专题展示区,让更多人知道“Dean Lung”就是马万昌,了解马万昌的重要贡献。

    □相关新闻

    “丁龙”改“进隆”侨博馆为他更名了

    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华炽) 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展示了美国哥伦比亚汉学系倡建者、台山籍旅美先侨丁龙(1857—1936,原名马万昌)的事迹。近日,丁龙的后人黄畅泉带着10多位从美国、加拿大及中国香港和云南等地远道而来的族亲走进侨博馆,在“丁龙”展区前,他发现原本曾祖父肖像下的“丁龙”已改为“进隆(丁龙)”。“改回来了,真好!”黄畅泉高兴地与族亲分享道。

    原来,今年年初,黄畅泉与妻子第一次参观侨博馆,并把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曾祖父照片修复照以及各种相关资料复印件赠予侨博馆。在参观过程中,对侨博馆展出的从江门走出去的华侨华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历程十分触动。在参观其曾祖父展区时,他在马万昌画像下指着“丁龙”二字对侨博馆相关负责人建议:“展区办得很好,但我曾祖父的名字应该是‘进隆’,而不是‘丁龙’。”

    这是为何?黄畅泉表示,根据老一辈回忆,马万昌出国时,根据习俗取了“进隆”为自己的字,在美国登记时,因美国人不了解汉语,便以音标“Dean Lung”作为登记。“其实这是台山白沙话‘进隆’的发音,当时专家学者寻找我曾祖父时,用了普通话的读音进行翻译,所以成了‘丁龙’。”为了佐证这个说法,黄畅泉还拿出当年相关信件原件:已故台山华侨马维硕于1972年写给家属的信中提到,他的父亲马万昌在美国所用名字为“马进隆,Mar Dean Lung”。不仅如此,黄畅泉还有一个信封,上面清楚写着“进隆万昌收”,上面盖有当时清政府以及美国政府的邮戳。这些资料的复印件,黄畅泉也赠予侨博馆。时隔约3个月,黄畅泉带着族人一起回到家乡江门参观侨博馆,对于为曾祖父更名这件事,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中国强大了,文化等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人都仰慕中国文化。我在美国,走进超市,有服务员甚至会用中文跟我打招呼,向我讨教中华文化,这让我很自豪。”黄畅泉分享道,“这也让我对曾祖父当初做的事情感到钦佩,他虽然读书不多,但目光看得很远。”

    除了参观侨博馆外,当天上午,黄畅泉一行还参加了台山白沙镇千秋村“进隆路”揭牌仪式。进隆后人马若文参加了家乡的道路揭牌仪式后,又参观了侨博馆,看到曾祖父的事迹后,心情十分激动,他表示:“激动得讲不出话来,原来这些事情都是真的!我奶奶以前给我们讲故事,说你们做人啊,就要学曾祖父,低调、做善事,在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