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百千万“邑”奋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百千万工程”
      
 
 
版面导航  |    
      
       
2024 年 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委组织部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百千万工程”

党群凝聚合力,江门按下乡村绿化工作“快捷键”。图为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的樱花绽放。
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加入杜阮凉瓜产业链党委,实现凉瓜产销一体化。
江门集中评选一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高质量发展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必须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 放眼侨乡大地,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澎湃:把乡村绿化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截至3月底,全市完成新植树35.5万棵,在全省率先超额完成年度植树任务;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擂台赛”,以“擂台比武”方式集中评选20个示范镇(街)、50个先行示范村;大力实施“侨乡头雁工程”,创新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专项招录50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镇(街)事业编工作人员;推动成立12个农业产业链党委、127家强村富民公司和46家富民工坊,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选派15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难点村担任第一书记,探索选聘乡村CEO和乡村振兴专员,为帮镇扶村注入动力源泉…… 一年多来,江门市委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推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文/图 黎禹君 谌磊 江组轩

    A 党建引领实现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阳春三月的江门,群山含翠,有岭皆春。

    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提桶浇水……从城区园林绿化到山上植树造林,从单位庭院广场和村旁山边水边,江门各地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广泛种植树种,为大地增添新绿。

    今年以来,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从群众身边的绿化美化做起,江门大力实施开展“党建领航 绿美侨乡”行动,发出“党建引领千村绿化行动”倡议,通过广泛开展“我在侨乡种棵树”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社会各界力量投身乡村绿化一线,让江门广大乡村实现由绿及美、由美及富。

    围绕“谁来抓”,江门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领导机制。市委主要领导系统谋划、靠前指挥,主持召开市委全会专题部署,调动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书记+林长”体系,建立领导包抓、定期调度、暗访督导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扛起绿美生态建设政治责任。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先后召开6次推进会、培训会,将乡村绿化政策“一杆子”送到镇村;整合“绿委+专班”力量,推动农业、林业等部门各司其职、高效协同,注重在乡村绿化一线考察干部,形成推进落实合力。

    围绕“谁来种”,江门推动党员带头上、群众跟着干。今年以来,江门将主题党日与义务植树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参加义务植树,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党群同心抓绿化的生动局面。组织开展“我在侨乡种棵树”等全市性植树活动,建设侨胞林、先锋林、青年林等主题林500多片,带动近20万群众参与绿化养护。

    围绕“怎么种”,江门坚持“三个结合”做好科学规划,即与“百千万工程”相结合、与美丽经济相结合、与人居环境提升相结合。江门提出,抢抓2—5月植树黄金期,集中力量开展“乡村绿化百日攻坚行动”,同时推动各县(市、区)均成立乡村绿化工作专班,1056个行政村制定乡村绿化规划,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实实在在把树一棵一棵种下去。截至3月底,全市已完成新植树35.5万棵,完成全年计划植树任务的126%。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要确保种下的树顺利成活、健康成长,后期的养护管护十分重要。为此,江门将乡村绿化与积分制、党员设岗定责等结合起来,坚持党员干部带头认养,模范带动群众参与树木管护。

    春日里,走进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村道2200多棵樱花热烈绽放,粉色花海绵延一公里,“樱花经济”如火如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这正是近两年村党总支发动乡贤捐资,带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种下的乡村振兴成果。

    围绕“钱哪来”,江门动员多方投入、群策群力。今年以来,江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乡村绿化,多方面筹集乡村绿化资金超亿元,其中热心企业、商会、乡贤和机关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近5000万元。

    党群凝聚合力,江门按下乡村绿化工作“快捷键”,“绿美江门”已成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生态建设行动。

    B 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

    “培训内容切合农村实际,讲的都是我们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真正做到‘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参加了村民小组长培训后,开平市金鸡镇高镇村下丹村民小组组长黄冬限马上跟村干部群众分享培训收获。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江门十分注重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创新开展“万名村民小组长进党校”培训活动,依托市、县、镇三级党校,对全市1.2万多名村民小组长开展全员业务培训。

    这只是一个缩影。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市委组织部依托各级党校分层分级对全市1056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全员轮训,着力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发展、强治理的素质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将村干部培养成大学生、将大学生培养成村干部),与五邑大学合办基层干部学历提升班,对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实行学费全额补助,推动村干部学历和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如何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江门创新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通过设置三级十档级别档次,将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表现与级别档次挂钩、级别档次与薪酬待遇挂钩,调动其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

    2022年开始,江门开展从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公开招聘镇(街)事业编工作,打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业上升通道,让有为者有位。目前,江门已有50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考试进入镇(街)事业编干部队伍。

    在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方面,江门研究出台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注重做好从优秀村民小组长中发展党员工作,村民小组长党员比例提前实现不少于1/3目标。

    沐浴着“百千万工程”春风,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一个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簕菜为核心打造簕菜种植、茶饮产品加工、簕菜文化创意开发等,有效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

    2023年9月,市委组织部派驻米仓村第一书记张涛和村党委物色了返乡创业的“80后”大学生李劲新,聘请他兼任乡村CEO,短短几个月,就为当地带来了全新变化:李劲新利用废旧的空心村和闲置土地,带领另外5名大学生,建起了簕菜文化创意园,成功引进汽车越野比赛、低空飞行运动和航空研学、四季果蔬种植、休闲民宿等特色项目。目前,创意园产值约800万元,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近60个岗位。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江门从市直、县直单位常态化选派业务骨干,派驻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重点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同时,统筹驻村第一书记、“三结对”派驻干部、驻村选调生、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助理等力量,组成县(市、区)“百千万工程”帮镇扶村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由选派的处级干部担任负责人。

    一年来,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履行提升城镇能级、建强基层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强化基层治理、为民办事服务等5项职责的基础上,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产业、上项目,开展组团式帮扶,取得明显成效。

    C 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

    在锻造过硬“头雁”队伍的基础上,江门市委高度重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注重抓机制强保障,推动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健全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联合印发《江门市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方案》,结合江门实际,将省提出的30条具体举措细化成100项具体工作任务,清单化推进示范创建工作。

    在示范县创建基础上,组织全市70个涉农镇(街)、1056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把示范创建工作成效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健全常态化“擂台比武”机制。分级组织全市70个涉农镇(街)和1056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登台打擂”,集中评选一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在干部提拔晋升、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方面优先向示范镇、示范村倾斜,营造“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引导各级党委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上来。

    ——健全党建联建机制。江门发挥党建联建机制优势,广泛开展村村共建、村企共建活动。一方面,组织开展东西部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选定蓬江、江海、新会、鹤山68条经济强村与台山、开平、恩平68条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通过以强带弱,实现抱团发展。另一方面,引导和发动热心企业和商会与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发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帮助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企共建,种出致富“金豆子”。在鹤山市鹤城镇,南中村以“百企兴百村”行动为契机,与鹤山市仔仔食品厂、鹤山市仔仔种植专业合作社结对共建,探索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模式。

    “在南中村禾茶坑,我们整合了1.3万平方米撂荒地作为花生示范试验种植基地,制定实施《关于鼓励农民种植花生的发展计划》,打造花生一二产融合发展项目,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花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南中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廷龙说。

    据悉,该计划为村内种植1亩及以上花生的农户提供花生6元/公斤的保底收购价,以及300元/亩的种植补贴,截至2023年底,村内已有19户符合条件的农户签约加入了该计划。

    D 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强有力的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一年来,江门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发展村集体经济攻坚行动,通过组建一批农业产业链党委、选派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成立一批强村富民公司和富民工坊,积极培育和选聘乡村CEO,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着力培育和打造集体经济超千万元明星村,逐步实现15万元以下经济相对薄弱村“销号”目标。

    围绕新会陈皮、杜阮凉瓜、马冈鹅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江门以“职能部门+属地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形式建立农业产业链党委。通过打破条块分割,将相对分散、不同隶属关系的农户、家庭农场、上下游企业、经营户全部纳入产业链党委,通过政企联动、村企结对、企业抱团,共同解决人才力量薄弱、产业转型升级等发展问题,补齐产业链结构短板。

    目前,全市已成立12个农业产业链党委,覆盖111个党组织,党员1917名,带动上下游1815家企业参与,成立以来协调解决融资、人才、技术等问题153个。其中,蓬江杜阮凉瓜产业链党委聚焦种植链、加工销售链、服务链,覆盖核心种植村、快递物流、汽车租赁、商场超市、餐饮食店、食品深加工等25个党组织,已解决低成本保鲜配送、销售渠道等10个问题,预计年内提升凉瓜产业附加值约200万元。

    去年10月下旬,新会柑进入采摘季,各大陈皮企业生产车间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柑普茶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每年销售量都非常大,从7月份开始就进入生产的旺季。在新会陈皮产业链党委的牵线搭桥下,我们通过与天马村党委共建‘富民工坊’,解决了劳动力紧张的问题。”丽宫食品党支部书记陈月明说。

    原来,新会区探索陈皮产业链上建“富民工坊”,立足新会陈皮产业发展优势,引导陈皮产业链上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到农村,村企结对共建“富民工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去年以来,江门鼓励有条件的镇村突破村域限制,以村集体联合投资入股形式,整合镇村项目、资金、资产等资源,抱团组建强村富民公司,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

    对于力量不足的村集体,如何解决难题?

    江门想到了“妙招”:由国企、乡镇政府等牵头控股,充分发挥资金和运营优势,带动公司发展。按照资源下沉、产业进村、加工入户的思路,引导市场主体把基础加工、零售服务、农业分包等布局到农村,利用镇村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物业土地等创办富民工坊,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低保户等低收入人群或剩余劳动力就近灵活就业。

    目前,围绕物业投资运营、乡村旅游开发、种植养殖等业态,江门已成立127家强村富民公司;链接新会陈皮、五金配件、服装、灯饰等企业资源,已成立46家富民工坊,实现千余人灵活就业。

    一线实践

    新会区崖门镇乡村CEO

    上任“大展拳脚”

    开启乡村运营之路

    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新会区崖门镇借鉴浙江余杭优秀经验,创新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

    2023年11月,崖门镇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乡村CEO,余进东凭借出色的履历和现场考核的精彩表现,成功签约崖门镇乡村CEO。他拥有近十年的企业及品牌管理经验,在项目把控、营销推广、团队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专业能力突出,有效补齐了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短板。

    自入职以来,余进东巧用新媒体带货能力,运用视频号、抖音号大力宣传推介崖门的本土特产和本地文化,吸引大批客商、游客到崖门游玩和采购特色农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甜水萝卜上市前,余进东通过新媒体预热,吸引广州客商到甜水萝卜种植基地考察,并与甜水萝卜合作社达成采购意向。

    余进东还到当地高校宣讲和传授短视频制作技巧,发动镇内在校大学生参与甜水萝卜视频拍摄实践活动,助力甜水萝卜热销。此外,余进东在甜水萝卜节上担任主持,向各地游客和客商宣传甜水萝卜,并积极策划参与“甜水萝卜进市府大院”助农活动,实现750公斤甜水萝卜在一小时内火速售罄。

    余进东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崖门镇镇情村情民情,做好乡村规划,建立强村公司,为激活“百千万工程”,实现强镇兴村富民增添新的活力。

    台山村级集体经济 公司化改革

    开拓镇村

    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年以来,台山市着眼增强乡村振兴动能,统筹项目、政策和资源等要素,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方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新模式,共组建了27家强村富民公司,不仅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更通过整合资金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实施优质项目、专业运营管理等,让农民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助力台山实施“百千万工程”。

    在打造强村富民公司过程中,台山坚持党建引领,组成工作组深入指导镇、村将企业优势和地方资源禀赋有机结合,明晰强村富民公司的组建模式、运营机制、发展思路,引导各级资源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落实镇级“三资”办监管和公司自治“两条腿走路”,促进公司规范运营。同时,优先支持强村富民公司承担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此外,及时开展强村富民公司运营管理培训,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成立的27家强村富民公司,全面覆盖17个镇(街),10个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包含资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订单生产型、工程承揽型、文旅经营型5种发展模式。下一步,台山还将“广发英雄帖”,为强村富民公司聘任乡村CEO,让爱农村、懂农业、会管理的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参与到公司运营中来。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