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3版:百千万“邑”奋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搭建更多“快车道”“致富路”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2024 年 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生态环境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江门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前茅。
美丽的江门山水共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图为台山大隆洞水库。

    走进江门,山川河湖交织,鸟语花香环绕,四季如春,雨水充沛,农林牧渔业兴旺。举目远望,水天一色,宛如诗画,是明媚的“天空蓝”;放眼四顾,群山起伏,绿树成荫,是宜人的“生态绿”,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侨乡最亮眼的发展底色,也是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宝藏。去年以来,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以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为引领,真抓实干、迎难而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江门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文/朱磊磊 江晓峰 图/郭永乐

    厚植生态“底色”

    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一座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和保障。如何在“百千万工程”中立足生态优势显身手、展担当、有作为?面对更高目标,唯有高起点科学谋划,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提升。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重点围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等六个方面,细化量化目标举措,着力破解城乡发展差距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城乡区域高质量、绿色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市环委办统筹协调作用,印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细化10方面35项任务,分解形成146个具体工作。通过“10+35+146”三级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工作指引,形成指向明确的“明白纸”,进一步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治污攻坚态势;

    出台《江门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充分发动群众依法有序参与,有效弥补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短板和盲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市环委办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化调度、定期通报及预警提醒工作机制,健全“日常帮扶+常态化督导+专项督导”督导模式,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

    ……

    布局决定格局,方法关乎成效。翻看建设绿美江门“施工图”,市生态环境局正坚持问题导向,下功夫破解城乡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不平衡难题,把实施“百千万工程”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江门样板,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擦亮“生态”名片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行走在新会区罗坑镇牛湾社区,牛湾新河河水潺潺流动,曾经让人避而远之的黑水沟,如今变得水清岸绿;在蓬江区荷塘镇禾冈村,清澈的内河如丝带般绕村而流,河岸绿树成行,村里老人走在村道上,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这一切,都在悄然“诉说”我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把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打造山水共融、蓝绿交织的美丽江门。

    站在圭峰山上向远处眺望,云朵随着气流缓慢移动,碧蓝的天空与青山、高楼形成一幅山水画,十分惬意。好空气也是江门的“金字招牌”。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持续拥有优良的空气环境,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污染物防控,持续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023年,我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AQI达标率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22.4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优于世卫组织过渡期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综合指数同比改善4.7%,改善幅度在全省居首位,全省排名同比提升2位。

    城市因水而灵动,江门因水而秀美。黑臭水体治理一直是市生态环境局和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开足马力,以全面深化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潭江分段治理,确保水环境整治见实效。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年度优良比例达100%,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实现100%,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也实现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82.3%,同比提升5.9%,在珠江口6市中位列第一。

    一片净土推动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打好净土保卫战,一体推进固体废物以及土壤、地下水协同防治,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无废城市”建设亮点纷呈、体系完备,全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突破100万吨/年。

    截至2023年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持续改善,绿色动能不断释放、生态底色愈发凸显。厚植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市生态环境局正全力绘就天蓝、水清、地绿的靓丽侨乡图景。

    强化服务支撑

    推动生态优势转为经济发展优势

    山水为媒,生态“生金”。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关于这个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为重大项目落地“把关”,强化建设项目准入源头管控,市生态环境局探索形成一套机制:项目前期初筛时,重大项目的招商和立项部门主动与生态环境部门对接征求意见;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向地方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后,发挥“三线一单”源头预防和分区管控作用,为项目环境准入“把脉问诊”。

    同时,积极实施环评豁免、承诺制审批、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等措施,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报告书和报告表1个工作日内办结。去年全年共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8个,豁免环评项目157个,简化环评编制内容项目23个。

    此外,全面落实环境资源要素保障。稳健实施环境要素预支制和预分配制,重点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得到解决。“六个一”服务模式成效显著,665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纳入重点项目专班服务清单,470个完成环评审批手续,对46批次221个重点招商项目开展了细致评估,全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每年发布江门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名录,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采取减少现场检查和加强帮扶,并将其列入生态环境服务绿色通道,优化生态环境政务服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江门正依托丰富的山林水文资源,大力推动特色生态农业、文旅产业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壮大“绿色经济”,释放“生态红利”,真正实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生态,如今已成为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最美底色。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百千万工程”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一锤钉钉子,扎实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支撑。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