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灯塔”“最美日落”“海鲜自由”……这些已成为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村的代名词。
近年来,鲲鹏村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依托广海镇渔旅融合等项目,深挖渔村特色,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渔村,奋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样板渔村。
文/图 陈方欢 李清红
“百千万”里的“渔经济”
鲲鹏村位于广海镇西南沿海,面积0.1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872人。鲲鹏村是一个纯渔业村,没有耕地、林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只能向海讨生活。为此,鲲鹏村鼓励渔民使用钢质渔船,推动捕捞业发展,现有国库渔船250艘,年捕捞量4-5万吨。
而选择“上岸”的渔民,生活同样有奔头。据悉,广海镇计划投资8.67亿元,以鲲鹏村为中心,打造渔港经济区。包括深挖90公顷(1350亩)港池,修筑总长2400米的东西两侧防波堤,可容纳800艘大型渔船返港交易和海上避风;投资1.5亿元建造广东省内最大的单体渔获集散中心,打造交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体。
鲲鹏村结合“百千万工程”实施,抓住广海镇建设渔港经济区的契机,深入挖掘海洋渔港资源,建设美丽渔村,成立强村公司,提升“广海咸鱼”品牌效益,打造电商小铺,让鲲鹏村的海货“游”上互联网,“游”进超市。
“好多客人都是‘回头客’,大家都认准我们的包装和招牌。村里的咸鱼等海产品不愁卖!”在台山市顺航渔业有限公司,一包包海产品被装箱后,通过邮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企业负责人蔡魏文介绍,鲲鹏村的海产品已入驻“本来生活”“海通果果”等电商平台。
渔村渔民的“幸福梦”
鲲鹏村依山而建,向海而兴。山腰上多是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村里的水泥路因年久失修而破损,杂草、青苔沿路生长。
鲲鹏村内的广海渔港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近代华人“出洋古道”的起点之一。为进一步彰显海丝文化底蕴,广海镇投资8600万元建设渔旅融合项目,主体部分就在鲲鹏村。
依托渔旅融合项目,鲲鹏村的渔家民居得到整体改造。层叠而起的民居,穿上了“新衣服”;融入海洋特色的墙绘,让鲲鹏村的特色愈发彰显,成为有“海、渔、港”元素的“打卡点”。
“我们村党委坚决落实广东省委开展‘百千万工程’的要求,在村内打造集历史普及、古迹参观、庙会、民宿于一体的主题文旅产业,将文化的软实力转变为经济收入的硬实力,推动古埠古港焕发新光彩。”鲲鹏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于凯说。
如今,漫步在鲲鹏村,蓝天碧水的海景、独具风情的房屋、夕阳下的灯塔、尽显方寸之美的码头公园,共同形成一个村、渔、港、海、景兼具共融的美丽渔村。迎着温润的海风,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享受惬意安宁的生活,渔民的幸福感持续增强。
向海而兴谋发展,鲲鹏村这个美丽渔村的乡村振兴步伐正越走越坚实,幸福的故事将越讲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