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顺利创建各级青年文明号9个,成功创建市卫生健康系统首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实现“国字号”突破;组织志愿活动服务近142万人次,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红手环志愿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仁济新青年”团队荣获第一届“积途杯”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决赛二等奖;1人获评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健康直通车”乡村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行动项目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评为“优秀项目策划奖”……
荣誉的获得,从来不会一蹴而就。近年来,在医院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江门市中心医院团委全力打造“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积极带领团员青年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谱写护佑人民健康的青春篇章,使他们逐渐成长为高水平医院和高质量发展“双高”建设的中坚力量。
树牢忠诚理想,在爱国奋斗中散发青春之光。“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直以来,江门市中心医院团委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青年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团十九大各项部署,积极开展主题学习活动、青年大学习、青年读党史、学习宣讲员讲团课等活动,引领团员青年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树牢干事理想,在敬业担当中描绘青春之彩。2021年,江门市中心医院在全国医院范围内率先出台《江门市中心医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青年发展提供“说明书”“路线图”“借鉴表”,引领青年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青春之我,助力打造新仁济,奋力开启新百年,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借助青年人才的力量,江门市中心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成为全省50家高水平医院之一,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11个,市级29个,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省部级21项,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181项,发表SCI论文125篇。
树牢为民理想,在为民实践中浇灌青春之花。“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恰是青春最响亮的声音。秉承“医心向党、仁济为民”的理想信念,多名青年医疗骨干积极参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任务、紧密型帮扶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该院团委积极践行志愿精神,不断创新医务社工服务内涵。青年志愿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义诊慰问、科普宣教、金晖行动等多项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三年来,该院开展义工服务活动1636场次,完成志愿服务时长94828.81小时,服务人数1416443人次。
青春,如艳阳下百卉之萌动;青春,如星火汇聚成希望和力量。一个个他,用个人鲜活的青春梦想,汇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宏大叙事,书写奋斗青春的主旋律。未来,该院团委将继续主动承担新时代重任,引领青年、“团”聚青年、服务青年,让更多青年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健康江门”建设添砖加瓦。
昨日,记者走进江门市中心医院,采访了该院7位青年代表,看这些仁济新青年如何用拼搏奋斗书写青春最美丽的华章,在卫生健康领域孜孜以求,绽放光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邓榕 梁爽 通讯员 徐建华 廖泳琳
拼搏进取 黄超文 “科研达人”“呼吸内科专家”
仁济青年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名片:39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曾获“南粤优秀青年医师”,中共党员,党龄20年。
说起黄超文,大家都会想起2017年他实现了江门市医疗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零的突破,自此他成了同行眼中的“科研达人”。
黄超文从事呼吸内科疾病诊疗及研究,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目前,黄超文团队已拥有多篇SCI论文、发明专利、使用新型专利,还参与编写著作。“科研探索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临床,所以我喜欢不断探索新的东西,走在专业领域的最前沿。”黄超文表示。
在临床工作中,黄超文是患者口中的“呼吸内科专家”,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找他看呼吸道疾病。
去年底,69岁肺腺癌晚期多发转移的赵阿姨找到黄超文看病。当时,她在广州一家医院接受免疫治疗后,肺部出现严重的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和双侧胸腔积液,该医院认为患者无法耐受肿瘤的治疗,建议其回家临终关怀。患者回家后,由于极度难受,就到江门市中心医院看诊。经过检查,黄超文发现虽然患者有严重并发症,但其实是由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引起而并非肿瘤本身,于是他带领团队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最终,患者的免疫相关性肺炎明显消退。对此,患者和家属非常感激。“只有永不放弃,坚持做正确的事,才能真正为患者谋利益。”黄超文有感而发。
展望未来,拼搏进取的黄超文将护佑更多呼吸病患者的健康,守护他们的“一呼一吸”。
奋发有为 岑俊杰 生死较量中的“急先锋”
仁济青年说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名片:35岁,急诊科主治医师,江门市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队医疗队副队长。
急诊科,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不停歇的“战场”,是许许多多急诊医护人员奉献青春年华的“战位”,岑俊杰便是其中一位。作为急诊科医生,岑俊杰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因为每一刻都可能有新的患者被送入科室,需要紧急救治。
让岑俊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名40岁的中青年男子,因突感胸痛被家人紧急送入医院。当时患者已痛得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岑俊杰立刻安排其优先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于是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此时,患者突发呼吸心脏骤停,岑俊杰和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电除颤等紧急措施。经过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心跳得以恢复。随后,心内科的介入团队接手,帮助患者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最终,患者康复出院。“能帮患者捡回一条命,这无疑是对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最好的回报。”岑俊杰如是说。
这只是岑俊杰抢救患者的一个缩影。近5年他诊治急诊病人年平均约7000人次,留观及住院病人共约1000人次。2018年,岑俊杰还成为江门市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队医疗队副队长,承担起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责任。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365个日夜,岑俊杰和同事一起在这个“无休门诊”默默地守护江门这座城,守护每一个生命。
追梦逐光 陈秋婵 为侨乡百姓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仁济青年说
任何事,必作于细,也必成于实。
名片:30岁,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中共党员,党龄10年。
少时怀揣护理梦,长大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于陈秋婵而言,青年就是要不断去追梦,才能不负韶华。
陈秋婵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2019年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家乡江门,成为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硕士毕业当护士,外人或许难以理解,但陈秋婵则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很多人眼里,重症医学科(以下简称“ICU”)是一个冰冷的地方,除了各种监护、抢救仪器的“嘟嘟”声外,几乎没有声音;绝望和希望都在争分夺秒地博弈。陈秋婵则认为,ICU其实比想象中温暖。她曾护理过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那时患者已难以张口说话。她用心用情做好优质护理,从细节处给患者更多关爱。有一回,患者用尽全力在纸上写下“你好认真”“好勤力”“好护士”以表感谢。陈秋婵十分动容,这不仅是一份感谢,更是对她的鼓励,至今她仍保存着这张纸条。
不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光发热,陈秋婵还致力于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她曾参与省级和国际级课题,带领团队首次构建了ICU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风险预测模型,发表SCI1篇(影响因子:3.896),为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未来,陈秋婵将在护理行业继续追梦逐光,练就过硬本领,为侨乡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乘风破浪 冼欣欣 白衣战士的青春色彩
仁济青年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名片:27岁,神经内科三区护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副号长,共青团员。
一袭飘然的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守护生命的重任。从学生时代开始,冼欣欣便一直梦想着可以穿上一袭白衣治病救人。虽然工作后体会到其中的不易,但她依然选择坚持。
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病人,以脑血管病为多见且不乏急危重症,作为神经内科护士,必须做到分秒必争,快而稳。让冼欣欣记忆尤深的是当时值夜班接诊的一名经急诊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该患者到诊时已超过急诊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征得家属同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她迅速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准备后,将该患者送至介入室行急诊取栓手术。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这让冼欣欣很有感触:“看着自己护理的患者康复,所带来的自豪感与满足感是其他职业无法取代的。”
作为科室青年文明号副号长,冼欣欣积极协助配合科室领导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引导科内全体青年团结一致、创先争优、挺膺担当、岗位建功,用行动展示仁济新青年的青春力量和“硬核”担当,协助科室成功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这也是江门市卫生健康系统首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在冼欣欣看来,护理工作是一份平凡而又有温度的职业,未来,她将继续乘风破浪,在平凡的岗位进行不平凡的坚守与奉献。
热血青年 马长宜 医疗战场上的“侦察兵”
仁济青年说
医心仁术,仁济为民;青春无悔,砥砺前行。
名片:36岁,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放射科党支部委员,党龄15年。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出于好奇、热情、使命感,马长宜选择当一名放射科医生。在他看来,放射科医生在工作中不但能准确发现病变,还能为病变定性提供客观依据,是实现患者精准医疗的有力保障。因此,放射科医生是患者康复的幕后英雄。
2年前,马长宜在为一位患者进行CT平扫中发现肝脏小结节,密度稍低,不像囊肿的水样低密度,并且结节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出于职业的敏感性,马长宜查阅患者的乙肝、AFP检验指标,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升高。经过询问病史,患者偶感腹部不适,建议患者进行腹部磁共振增强检查,经仔细阅片发现为小肝癌,肝胆外科就诊处理。术后患者规律复查,现情况良好,未见明显复发。
目前,马长宜的亚专业方向为腹部影像诊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肾癌、肾上腺肿瘤疾病诊断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他和团队成功构建预测肾癌、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影像组学模型,并且模型的效能表现均较为优异,为这些肿瘤早期发现提供新的依据。
作为医疗战场上的“侦察兵”,热血青年马长宜将继续充当临床医生的“眼睛”,为患者与医生、医院之间搭建一座健康的桥梁,让病魔无处遁形。
勇担重任 谢志纳 奔赴“基层山海”
仁济青年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名片:43岁,驻村第一书记,中共党员,党龄15年。
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奔赴“基层山海”。2023年7月,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江门市中心医院网络信息科工程师谢志纳到开平三埠街道仁亲村任职驻村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实施。
乡村要跑得快,信息化能立大功。如何实现信息化与农业相结合,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谢志纳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与农业相结合,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仁亲村村民朱伯承包26.7公顷农田,以往日常灌溉和喷洒农药经常发生过量或者不均匀的情况,采摘收成时需3—5个工人搬运。现在,通过物联网信息技术制作多功能农作车,智能化管理后,仅需1—2个工人就可以轻松完成搬运,效率提高3倍,产量提高近40%,而且农产品的质量也更好,受到市场欢迎。
利用信息通信和物联网相结合的技术实现智能化农业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建设简易的带货商城,使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流通和销售……半年来,他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从刚驻村时村民眼中有点书生气的干部,变成了如今村民们交口称赞的好书记、自家人。
不管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网络信息科的工作一线,还是仁亲村驻村第一书记,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谢志纳那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朝气蓬勃 邹文均 仁心助患者走上康复之路
仁济青年说 仁济为怀,追求卓越。
名片:31岁,康复医学科规培生,中共党员,党龄1年。
康复医学科规培生邹文均身上,总透着一股朝气蓬勃的冲劲。
在临床工作中,他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多次在巡房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
一位35岁男性脑动脉瘤出血术后,因左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到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训练。那天,邹文均值班查房时发现,该患者肢体肌力变差,左手没办法抬起来,精神也变差了。于是他立即上报上级医生,经紧急CT检查,发现患者出现脑梗。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再加上后续康复训练,患者康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此十分感谢,还写了一封感谢信。“能见到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医生,我感到很有成就感。”邹文均说。
脱下白大褂的他,积极参与文体公益活动,展现青年风采。担任2023年江门市高三学子狂飙三人篮球赛的裁判及江门市职工运动会的裁判,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赛事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参与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运动指导和防护建议,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关爱。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邹文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