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大力推进自然生态科普教育专业设施设备建设,打造多元结合的科普教育基地,为广大大自然爱好者送上科普大餐。
随着近年来科普教育的兴起,恩平市强化相关配套建设,七星坑自然保护区附近的那吉、大田两镇携手合作,打造“醉氧公路”,合作开发农旅等相关产业,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谭锦波
图/七星坑自然保护区提供
室内感受大自然奥秘
真实的鸟类模型,精致的蝴蝶标本……在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的宣教科普中心,它将保护区及超过1300种植物、逾600种野生动物(昆虫)浓缩为“古径深悠 崭露蕨迹”“三面环山 天然护卫”“珍稀之选 自然奇迹”“珍惜珍稀 守护自然”四个部分,通过各种照片、实物,让游客了解保护区的全貌。
在这里,游客能感受到七星坑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多样性带来的震撼。保护区内植被类型丰富,分布有热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等植被类型。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常绿阔叶林分布集中、面积大,植物种类既有亚热带科属,又有热带科属,树木生长迅速。
科普中心面积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展示了保护区的各种亮点。例如,野蕉+大叶黑桫椤+黑桫椤群落分布于保护区南部一条200米长的沟谷中;保护区宜人的森林气候,弥漫着芬多精、负氧离子,在森林中旅游和休憩,倾听自然的声音,可以改善情绪状态,预防和治疗部分心理疾病。此外,科普中心设置了大型沙盘,将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水域清晰展露无遗。
接下来,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将进一步加强科普中心的互动性设计,让更多人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室外探索大自然乐趣
潺潺溪水,阴凉怡人,在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科普径,游客可以观赏各种有趣的亚热带风景植物。“你看,这是植物绞杀的景观,这棵桑科榕属植物把它的宿主绞杀了。”工作人员介绍,一段时间后,这棵树将会被“绞死”,形成独特的景观。据了解,这里不少稀有植物是从保护区深山腹地引种过来,这条约1.5公里长的自然科普径成为稀有植物的浓缩带。这里还有保护区内发现的植物新种陈氏异药花和辐冠苣苔属,保护区的大湾区植物基因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在植物科普园,不少从保护区深山腹地引种过来的植物长势可人。例如,两棵美脉杜英长势良好,枝叶层次感丰富,适合用来当景观树,未来有机会将进一步进行培育。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保护区管理处还曾从一坨动物粪便中移植出珍稀植物,目前长势良好,未来可以引种回归,进一步做好物种保护工作。
保护区户外显示屏显示,这里负离子浓度约为9000个/立方厘米,远超国内空气非常清新的标准(2000个/立方厘米)。恩平成为“中国天然氧吧”,实至名归。
据悉,不少对科研有兴趣的人士主动预约来保护区夜观,夜里,大家拿着手电筒、相机,观察昆虫等的生活习性,收获颇丰。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爱好者们,到保护区拍摄鸟类、蛇类等动物。目前,自然生态类科考活动方兴未艾,科研爱好者们喜欢到保护区采风,这带来了旅游业态新的思考。
为科普研学打造优质配套
去年底,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人员在野外植物调查中,发现两丛保护区没有记录过的野生植物物种。经鉴定,确定该物种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短穗刺蕊草。短穗刺蕊草的发现在七星坑自然保护区属于新记录,也是在珠江口西侧的首次发现,为该物种提供了新的地理分布区数据。
据悉,保护区科研工作人员在去年生物多样性野外考察工作中,共增加新记录野生植物15种,包括短萼仪花、如意草、荷秋藤、焕镛粗叶木、木姜叶柯、长毛山矾、大叶竹节树、两广梭罗等。这些物种的新发现,丰富了保护区的野生植物资源本底,为日后开展科研及科普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去年,保护区新安装50台红外相机,以穿山甲为主要对象开展专项监测工作。通过定期对红外相机数据的回收分析,在新的位点区域新增加1只穿山甲的监测记录。至此,保护区累计监测到4只穿山甲的活动影像。这些数据对进一步研究穿山甲的种群数量和分布、采取科学保护措施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去年11月,保护区联合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深圳香荚兰、血叶兰的繁育种苗回归到保护区野外区域,建立野外回归种群,并进行种群监测。兰花回归引种丰富了保护区的科研内容,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将对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带来质的提升。
记者了解到,七星坑自然保护区已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共记录到各类动植物约2000种。目前,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植物185科713属1330种,植物总类丰富,其中,桫椤、兰花类群植物为保护区最具特色的物种。保护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为野生动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目前共记录野生动物621种,包括昆虫377种、野生鱼类41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03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小灵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蟒蛇、黑冠鳽、褐翅鸦鹃等31种。保护区对保护珠江三角洲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位于那吉镇和大田镇两镇交界处,近年来,两镇积极规划建设“醉氧公路”等项目,加大力度抱团发展。依托保护区生态名片,两镇以“靠山发展、倚泉发展、倚文发展、倚水发展、倚农发展”为工作思路,推动协同联动发展,打造集特色农业、文旅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发展区,积极探索多种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培育“山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水资源特色产业园”。目前,两镇正合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优势项目,推动温泉游、生态游、户外游等融合发展,为生态游、科普研学游打造优质的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