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又悲又惊,以后羽毛球这条路是走还是留?好纠结!”“看起来,羽毛球领域的急救保障仍比较落后,需要业界做出更多努力,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建议每个运动场所都配上一个急救设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天气炎热,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量力而行,不适即休息,勿强行坚持。”……国羽17岁小将张志杰在印尼赛场晕倒,送医后不幸离世,连日来,相关消息在江门多个羽毛球交流群引发激烈讨论。
运动性猝死事件,在我市也曾发生过。昨日,记者连线了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孙刚,他曾在羽毛球馆参与运动性猝死市民的抢救,和大家一起将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生命只有一次。关于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孙刚和几位资深运动爱好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陈君
运动性猝死与个体差异及运动量有关
7月1日,中国羽毛球协会网站发文,对中国运动员张志杰在赛场不幸离世深表哀悼。
印尼羽协表示,张志杰到达医院后已经没有了脉搏和自主呼吸。
“这位小将的突然去世真的很令人遗憾,由于他的具体身体情况、是否有基础疾病等我们不得而知,不能贸然猜测猝死的原因。根据我们以往临床实际接诊情况来看,一般来说在进行羽毛球、篮球、足球及马拉松等剧烈运动时出现猝死,常见的原因就是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孙刚说。
“并不是说,这些运动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孙刚进一步补充道,是否会发生运动性猝死与个体差异以及运动量有关。一般来说,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若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等基础心脏病,进行剧烈运动的话,可能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存在冠心病等问题,进行剧烈运动时,也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同时,一部分年轻人感冒后引发的病毒性心肌炎也是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运动性猝死发病前,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乏力、胸痛等不适,甚至会发生黑朦和晕厥等。而青壮年人则起病较急,相关症状表现少,可以表现为突发脑部缺氧而引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连日来,张志杰赛场晕倒的视频在江门多个羽毛球爱好者的交流群里广泛转发,引起激烈的讨论。
44岁的黄先生是一名资深运动爱好者,有着10多年的羽毛球运动经验。谈到17岁生命的逝去,他感到痛心和惋惜,他说:“若有专业人员及时进行抢救的话,机会还是很大的,毕竟这么年轻。”
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运动爱好者在体育活动时,突发意外身亡事件时有发生,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时间回溯到2023年9月25日。当晚,孙刚和同事们正在市区一球馆打羽毛球,突然看到隔壁球场上一阵骚乱并传来呼救声。出于医者的本能,他们立即扔下手里的球拍,上前查看情况。
“当时,患者脸色苍白,四肢僵硬,呼之不应。”孙刚说,用手一探,发现对方自主呼吸和脉搏全无,结合其症状,初步考虑是心脏骤停。
生死一瞬间,在场的医护人员立即分工协作,一边使用球场自备氧气瓶给男子供氧,一边轮流为男子进行了30分钟的胸外按压,直到救护车到来。当时,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处于室颤状态,孙刚随即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电除颤,再辅以胸外按压。两分钟后,患者恢复心跳。40分钟里,这群医护人员接力抢救,最终挽救了生命。
据悉,90%的心脏骤停是由心源性原因引起的。但心脏骤停并不意味着死亡,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但急救车通常无法在这4分钟内赶到患者身边,这就要靠患者周围的人进行施救。
现场救治的速度和专业性,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区别。在为17岁小将张志杰痛惜之余,我们也应当学习如何避免运动意外,如何进行急救。遇到有人心脏骤停,除了尽快拨打120外,“心肺复苏+AED除颤”还将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
“首先观察环境是否安全,然后立刻轻拍呼唤患者,看是否有反应。”孙刚介绍,如果没有反应,股动脉、颈动脉等摸不到脉搏,基本可以判断患者心脏骤停,需要紧急进行胸外按压,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如果现场有AED进行除颤是最好的。
运动要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年轻时,黄先生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篮球。35岁以后,他开始不太适应篮球运动要求的弹跳和对抗,逐渐“转战”羽毛球赛场。“像我这种只局限于爱好和开心的‘扑蝶式’打法,强度不是太大,暂时没出现过严重的不适。”黄先生说。
36岁的梁女士一直把打羽毛球当作保持健康的方式,她感慨道:“运动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强身健体的项目,适合自己的为好,强度最好控制在适当范围。”
夏季,广东天气炎热,高温天气也增加了运动风险。对于普通人而言,运动前也应该做好准备,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发生。
运动前,做好身体评估和准备。“有心脏、血管相关疾病的人最好定期做心脏相关的检查,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再进行运动。”孙刚说,对于普通人而言,运动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检查一下是否有潜在心血管疾病。此外,还要注意最近是否有感冒、疲劳等身体不适。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做好热身。
运动中,注意身体状态和补充水分。“及时观察心率、感受,确定运动量是否适宜。对于从事高强度、高对抗运动的人,最好佩戴一块心率手表,或心率带,及时监测心率状态。”孙刚提醒,运动中要及时补足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夏天或出汗特别多的运动。在运动中出现身体不适、中暑、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停止、降低运动强度。
运动后,需要做好身体的恢复。“不要马上停下来或坐着,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时间。”孙刚表示,人在剧烈运动后的突然停止,相当于“急刹车”,冷身运动能使快速的心跳减缓至安全水平,慢跑、快走、舒展放松等运动可以维持促进血液的回流。此外,不要大口喝水、大量饮用冷饮或冲冷水澡等,这类寒凉的刺激都会影响心脏,甚至诱发运动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