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侨都·求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西医结合成功“保胆”
如何预防“空调病”清凉一夏?
白发拔一根长十根?
科学防溺 安全一夏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7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旬老伯患上重症肝胆疑难杂症
中西医结合成功“保胆”

医护团队为李伯进行中医辨证诊治。
简燕婷

    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重症胰腺炎、肺部感染、肝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这一系列疾病,任何一种都对人体有着不小的影响,如今却同时侵袭着年过八旬的李伯,令其苦不堪言。今年3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了这名传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危殆、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简燕婷对这一病例的描述。

    除了胆瘘、结石、膈下巨大脓腔,李伯多个部位还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在无法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下,脾胃病科团队联合医院各学科综合救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李伯成功“保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泽彬

    通讯员 刘森

    A 八旬老人入院时生命危殆

    今年2月,李伯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诊断为胆石症并急性胆囊炎、重症胰腺炎、肺部感染、肝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李伯辗转于多家医院,但系统诊疗后病情均未见好转。3月,李伯转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住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简燕婷回忆,李伯入院时生命危殆,精神疲倦嗜睡,反复发热,体温最高为38.5℃;不能自主饮水及进食,大小便失禁,留置鼻胃小肠管、胆道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尿管。

    经过检查,李伯患有急性胆囊炎伴胆瘘,胆囊内充满结石和胆泥;膈下有一个达94mm×42mm的巨大脓腔。雪上加霜的是,李伯的肺部、胆道、腹腔并存严重多重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使用普通的抗生素无法治愈,这导致李伯间歇发热近2个月。

    反复发热、腹泻,以及胸水大量出现,让脾胃病科团队不禁担心:李伯的膈下脓肿是否已经穿透进入胸腔?如果是,他将面临脓胸这种更致命的跨专业并发症的威胁。幸运的是,胸穿引流印证李伯并不是脓胸,只是另一类细菌的一般感染。

    虽然如此,李伯的身体状况仍不容乐观。“此类肝胆重症疾病并不常见,文献记载较少,在诊疗上需要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等多学科综合救治。”简燕婷表示,针对胆瘘,外科手术治疗本来是临床的首选,但考虑到李伯已八十多岁高龄,又并发多器官重疾,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手术风险过大,团队决定采取保守治疗。

    B 一线医师日夜轮守

    在简燕婷的指导下,脾胃病科整个团队参与了李伯的诊疗工作。根据西医诊查及中医辨证,简燕婷为李伯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方案:在西医方面,主要给予引流、抗菌、护肝、营养支持;在中医方面,简燕婷通过“中医三按”为李伯进行中医内治。

    第一按,李伯的发热是胃气不和所致,该症胃脾虚,宜健脾方。简燕婷采用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调理李伯的脏腑功能,并根据《伤寒论》《古今名医方论》配合竹叶石膏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李伯服2剂后热退。

    第二按,考虑到李伯脾胃亏虚兼有胆腑郁热,湿热未清,痰湿明显,简燕婷采用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调理脏腑功能的同时,配合临床经验方、出自《医学发明》卷六的陈蒲汤方加减化裁。守方2周后,李伯的咳痰腹胀症状减轻,胃纳呆及腹泻症状稍有改善。不过,口干口苦等症状仍然明显。

    第三按,李伯久病伤阴,胆瘘未愈,尤其以肝阴损耗为著。简燕婷介绍:“《黄帝内经》说:‘肝为万病之贼,六字而止。’我们根据清代名医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调整拟方一贯煎,守方药6周,同时兼顾传统子午流注智能针灸及奇穴针灸联合治疗。”

    在李伯的治疗过程中,中医中药在健脾的基础上,发挥了疏肝养肝、利胆散结、清热祛污、清肺利湿、养心补肾等作用;中医外治则起到疏肝利胆健脾的作用,实现了中医经典经方结合临床经验方灵活化裁。

    经过医院各学科综合救治,一线医师日夜轮守,在入院两个多月后,李伯的胆瘘全部愈合,膈下脓肿吸收消失,胰腺炎、胆囊炎治愈,肺部感染治愈,营养恢复。康复后,李伯精神良好,应答如流,可以自主进食、自主正常二便,于6月出院,之后持续接受中医内外治调理。

    C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特色优势,西医明确疾病的病情,中医则发挥整体观治疗,互补互助,相得益彰。

    “精准”是西医的优势,其更注重局部和细节精准,通过对病变部位的研究和治疗来直接针对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进行分类和诊断,这种诊断方式具有明确性和客观性,能够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四维彩色B超,团队准确了解李伯的胆瘘大小程度以及腹腔内情况,掌握李伯的疾病进情;随后应用西医胆道、腹腔、胸腔引流,进行抗细菌、抗真菌治疗。

    “注重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优势。“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观念在治疗时强调整体调理,不仅关注病变部位,还考虑全身状况。”简燕婷介绍,中医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各脏器情况、具体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个体化方案能够更准确地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在李伯的治疗过程中,团队以退热为先,健脾为次,润肝为主。简燕婷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既注重整体调理,又针对局部病变进行治疗,能够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独特优势,相互协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降低单一治疗手段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是中医的宏观与西医的精准的巧妙结合。”

    医学指导

    简燕婷: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岭南名医,南粤优秀医学博士,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消化内科专业30余年,擅长消化系早癌诊治、消化系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内镜微创新技术诊疗。

    ★延伸阅读

    “三伏天”如何护胆?

    夏季入伏以后,天气闷热,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增加,进而使得胆汁浓度和粘稠度增加,这增加了胆结石形成的风险。为了护胆,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合理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如芹菜、菠菜、苹果、燕麦等。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足量饮水。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流失快,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确保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以稀释胆汁,降低其浓度和粘稠度。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时进餐。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和情绪波动。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

    定期体检。应定期进行胆囊检查,尤其是有高胆固醇、肥胖、糖尿病等胆结石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胆结石问题。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