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刘璐瑶
上个月,在新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的接船引导下,来自新加坡的香港籍万吨级沥青船“FANG CHENG GANG”轮满载4917吨沥青,顺利停靠在新会港2号泊位。这是今年以来新会港首次迎来万吨级沥青船舶,也标志着新会港沥青货物吞吐能级的又一次提升。
港口雄开、吞吐万流的背后,是新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长期驻守江门市银洲湖畔,“移”路护航国门一线,释放强劲“蓝色动能”,助力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统计,今年以来,新会边检站累计为企业节省时间200余小时,为15艘总产值超20亿交付出境的新造船舶、8艘装载关键原料船舶开通绿色通道。
回应需求
助“黄金内湾”高效流通
电视机、空调、白砂糖……每天都有“中国制造”从新会港口岸出发,奔赴世界各地。随着驻地开通“湾区一通”“大湾区组合港”等模式并逐步提升运力,企业明显感受到今年出货通关更快、更省钱了。
2月24日,“鸣航006”驳船停靠在新会港码头,新会边检站执勤民警正对船舶、人员进行查验,“新会-盐田组合港”在这天正式启用,新会港也成为江门第3个开通“组合港”航线的港口,真正把国际港“搬”到了新会“家门口”。
与国际港“牵手”,是新会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举措。在码头港口,海关和边检是“黄金搭档”,内外贸船舶互转成为常态,为助力企业外贸跑出加速度,助力国际航行船舶在“黄金内湾”高效流通。新会边检站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回应港口和外贸企业对优化通关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期盼,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促进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十六项新举措,做到企业需求在哪里,边检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推出的船舶到港“零等待”、靠港“即装卸”、离港“零延时”等便捷式通关服务广受企业群众好评。
靠前服务
助“中国制造”漂洋过海
6月4日、5日、6日,总吨位达40000吨的马其他籍“MARGATE/马基”、马其他籍“CLACTON/卡拉盾”、巴拿马籍“NORD HOUSTON/诺德”新造船舶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船坞出发,缓缓驶入新会港,在此之前,新会边检站早已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提前为该轮办理完检查手续,确保其快速出境。新会边检站快办快检助力船舶快速有序通关,标志着该船厂年内第15艘新造船舶圆满交付出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00%,总产值超20亿元,远超2023年新造船全年总产值量。
新会边检站见证着新造散货船舶、新造渔船、新造游艇企业的飞速发展。该站立足打造边检“一船一策”“一对一”等服务品牌,通过加快数字化革新提升服务管控水平,助推边检和企业间的互通交流,迄今已保障“中国制造”的新造船舶出境300余艘,总价值100亿元。“今年,我们新造船舶创历史以来新高,新会边检站通关服务优,功不可没。”南洋造船厂主管吴树鸿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新造船舶出口量创下16年来的历史新高。
“移”路护航
助“经济通道”活力迸发
平安稳定是港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新业务、新航线接连落地,离不开新会边检站打造的平安口岸环境。
“除了开展边检日常巡查,我们还明晰码头企业和船方的自管责任,与海警、海事、海关等部门形成联勤联动合力,多措并举优化口岸治理环境。”新会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杨开益说。该站探索建立多维融合管控模式,形成点线面综合管控体系,有力筑牢口岸管控整体阵地,维护海上“国门”安全。如今,码头若遇突发情况,边检执勤民警可3分钟到达现场处置,码头企业和船方可10分钟到达开展协助处置,发现问题和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口岸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好评率达到了100%。
新会边检站还围绕“一带一路”等重要航线船舶和东盟国家进出口重点合作项目,推行“定制化”服务套餐,设置特殊货物优先验放“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优化农产品、关键原料等船舶出入境手续,进一步缩短船舶手续办理时间,提高口岸通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