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汇聚人才力量 赋能“百千万工程”
打造广东供销粮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
连续10年获评优秀
我市科技工作获省厅表彰
提升参保缴费管理业务经办服务水平
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用爱谱写教书育人美好乐章
专家对江门航运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汇聚人才力量 赋能“百千万工程”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信农村大有作为。”2014年开春,陈奭荣毅然辞掉在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作为一名“80后”新农人,陈奭荣扎根台山后,以科学种植、生态种养和智能农业为发展方向,成立了台山绿稻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粮食种植(稻鸭共养生态模式)、粮食加工生产和农耕研学等方面发力,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壮大,带领乡亲们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人才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保障,在侨乡江门,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为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我市紧紧围绕农村人才的“育”“引”“用”“留”,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打通农村人才发展“痛点”“堵点”,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水平农村人才队伍,将人才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文/黎禹君 江仁材 陈哲彬

    发展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张永发,1990年出生于新会区双水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间劳作,内心总想解决一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让农民轻松一点。

    后来,张永发辞去城里的工作,毅然回到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采用现代农机和新技术,解决农村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力缺乏的问题。经过努力,他取得“水稻丝苗米品种种植工程师”职称,还被评为“广东省农业乡土专家”。去年,张永发还到清华大学参加“领头雁计划精英工作坊”的学习。他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从事新农业,开辟新事业。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江门始终把人才振兴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大培育力度、发展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方面,走出坚实的步伐。比如,开展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工作,其中2023年新增评定农业生产应用类、经营管理类乡村工匠职称91人;同时,推动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审核推荐并经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省级乡土专家达674名。

    官利兰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于2018年来到恩平——马铃薯南方冬作区主产区之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辐射示范县,成为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一员,现任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作为科研类技术人员,这些年,官利兰主要负责水稻和马铃薯等作物的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以科技赋能粮食安全,同时承担国家马铃薯品种南方冬作试验恩平试点工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服务支持(品种试验)项目,长期奔波在田间地头,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倾力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官利兰先后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还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近日又被评为江门市优秀共产党员。

    “乡村CEO”投身“百千万工程”一线

    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有位“85后”大学生“乡村CEO”——李劲新,村民更喜欢叫他“新仔”,他是米仓村的水库移民,从小“吃着簕菜长大”,非常清楚簕菜事业的发展前景,于是围绕簕菜打造了文化创意园、餐厅、特色游乐园等一系列产业。

    担任“乡村CEO”后,李劲新与驻村第一书记张涛组成“最佳拍档”,履职不久就取得“开门红”。张涛统筹米仓村流转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李劲新引进、运营、管理民宿项目和低空飞行文旅项目,两个项目预计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

    所谓“乡村CEO”,是指“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专门人才,通俗来说就是帮村里“做生意的”,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培育的新职业。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江门各县(市、区)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专业化运营管理新模式、农村职业经理人(即“乡村CEO”)培育新做法。

    自2023年12月成为崖门镇“乡村CEO”以来,余进东与崖门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统筹乡村人力、物力、技术等各类发展资源,把城市先进的经验、模式、技术“嫁接”到乡村,科学引领乡村接轨市场,以智能手机为“新农具”,让直播和短视频成为“新农活”,与农户共同探讨崖门镇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思路,大力宣传推介崖门各村“土特产”和乡土文化资源。

    在今年崖门甜水萝卜上市期间,余进东充分发挥自身专长,通过主持召开发布会、拍摄制作视频、组织线下展销等,助力甜水萝卜的价格每公斤上涨两至三元,销售总额同比翻番。

    放眼侨都大地,一个个来自五湖四海的“乡村CEO”闯荡在“百千万工程”一线,他们入驻农村、了解农民、发展农业,以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经营乡村,强化城乡联动和统筹盘活乡村资源,精准对接和适应市场发展,一体推进强村富民,全面激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生动力。

    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

    人才供给跟上了,乡村才能实现振兴。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农村人才超19.8万人,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7424人,累计有1191人获评农业生产应用类、经营管理类乡村工匠职称。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是江门对农村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强化政策保障,促进农村人才培育。我市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江门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江门市重点人才队伍高质量自主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同时,优化实施镇(街)“人才强基工程”,大力引进、培养一批产业紧缺、扎根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为推动我市县域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此外,江门还围绕人才载体建设、人才系统培训轮训、人才竞赛比拼,为广大人才树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念。比如,我市举办2023年江门市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才倍增培育项目培训班,对茶叶产业、无人机植保操作、集约化养殖、预制菜产业、农业经营管理等五大方面300名农业从业人员进行素质提升培训,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农业产业人才、技能人才、经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支撑。

    激活“百千万工程”人才队伍“一池春水”。当前,我市坚持“筑巢引凤”,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让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之中,创新人才使用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以人才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