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事艺术教育20多年,市政协委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娅对这句话有深刻的共鸣。
陈娅来自湖南,她目前的任教生涯都在江门度过。20多年来,她先后获评“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文化名家”等称号,获得多项省市级教学奖项,所教学生也获得过多项国际、国内钢琴赛事奖项。其间,她更是推动创办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追梦合唱团,带领团队先后参加省市各项专业比赛并获得一系列荣誉。
用爱谱写教书育人美好乐章的同时,陈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2017年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后,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江门,并在政协这个更大的舞台上,与江门“双向奔赴”实现更大的理想。
独自闯异乡
在江门实现教育理想
陈娅5岁开始学习弹钢琴。1994年,陈娅考上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第一次与江门结缘。“我很喜爱广东文化,就想过来闯一闯。”不久后,陈娅又主动跳出舒适圈,在2004年赴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硕士,3年后再次回到江门,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任教。自此,陈娅深耕侨乡,数年如一日教书育人。
独自在异乡闯荡,陈娅更懂得以爱育人。课堂上,除了扎实开展专业知识教学,陈娅也会分享一些故事,把一些人生经验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大家都很敬重这位来自湖南的老师,周围的同学们亲切地叫她“娅姐”。
2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陈娅主持了42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教材5部,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多项省市级教学奖项。她教的学生也获得多项国际、国内钢琴赛事奖项,其中不乏到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波兰留学深造的高材生。在陈娅看来,教育就是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以爱育人,才是教育的真谛。
2017年,陈娅推动创办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追梦合唱团。她希望通过合唱团,让更多孩子从中获益。“合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同时,还能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以及大舞台的比赛中,增强孩子们的毅力和自信心。”陈娅说。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追梦合唱团成立后,迅速从全省几百所高等院校的合唱团中脱颖而出,陈娅所指导的“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男声合唱团”先后获得第七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类一等奖和广东省第十四届、十五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合唱比赛银奖等多项荣誉。
推动海外华文教育
讲好江门故事、中国故事
长期扎根江门教书育人的同时,陈娅也很关注起江门本土文化。江门丰富的非遗、独特的华侨文化,以及富有特色的人文,深深吸引着她。
作为民盟广东省委、江门市委委员的陈娅,参与撰写的《关于加强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巩固海内外联系纽带》一文,被民盟广东省委采用并作为提交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大会发言内容和提案。同时,陈娅也积极参与江门本土文化创新发展工作,担任江门原创侨批舞剧《侨批·家国》音乐总监,把台山浮石飘色、新会葵扇等侨乡非遗民俗文化融入舞剧,运用了竹笛、高胡乐器等民族乐器进行编配,用音乐推动侨批进一步走出“深闺”。
2017年,陈娅成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新的身份、新的平台,给了她更多学习和了解江门的机会。“市政协让我有了更广的见识,与其他委员交流、参政议政时与各级部门交流等,都让我对政府工作和江门有了更深的了解。”陈娅说。
近年来,陈娅也通过市政协的平台不遗余力建言献策,先后提交《关于加速推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市职业教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建议》等提案,为江门发展鼓与呼。
在陈娅看来,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文化教育,关系着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江门是中国侨都,侨资源和侨文化丰富,我希望可以依照五邑海外华侨的实际需求,拓展线上互动,以培养新生代华裔热爱中华文化为主线,以培养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为方向,推动华文教育的创新发展,筑牢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根魂梦’。”陈娅说。
2023年5月,江门承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以此为契机,陈娅积极参与推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库拉索华文学校、圣马丁中文学校、博纳尔华文学校、阿鲁巴华文学校四所学校组成的“荷属加勒比华文教育联盟”签署华文教育合作协议,迄今已完成126个学时的线上教学工作。
为顺应新时代华文教育新形势,陈娅积极推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互联网开发海内外共享的“五邑华文教育数字平台”,加强华文教育数字平台资源管理,组织开发华文教材、中华文化知识等数字教学资源等,搭建平台数据库、信息库,实现教与学全过程智慧化、“教、学、考、评、管”一体化等。“今年我们已经启动了数字平台的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陈娅介绍道。
陈娅打趣自己是一个“多面人”。“多重身份,同样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陈娅表示,对于自己现在所做的事,她感到意义非凡。在市政协的平台上,她正与江门“双向奔赴”,实现更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