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的矛盾,现在说开了,终于能放下了,感谢党委政府!”近日,端芬镇隆文新屋村村民余某和杨某经过端芬镇平安法治办的“喝茶说事”调解,放下了心中芥蒂。
近年来,端芬镇依托镇综治中心,积极探索“枫桥式调解1+6+N”工作法,通过“一站式”调处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方欢 通讯员 杨宝琴
开好法治“良方”
多元联动化解纠纷
随着信访法治化工作的深入推进,端芬镇积极行动,通过加强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汇聚法治资源等,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有效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进程。
树立法治思维,打造调解品牌。该镇将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通过以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根基,以平安村(社区)建设为目标,强化法治建设“一盘棋”意识,形成全镇上下多方协作、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例如,某小区业主因房屋装修质量问题与工程承包商出现纠纷,端芬镇综治中心多次致电承包商了解情况并通知双方进行调解,成功引导业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运用法治方式,健全解纷机制。该镇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强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信息联通”机制,整合党建资源、政法资源、志愿服务资源、社会组织资源,确保群众诉求在村(社区)内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充分发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作用,开展“三官一师”进驻综治中心和进网格活动,营造全镇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汇聚法治资源,提升工作水平。今年以来,该镇每月开展“六进”宣传信访工作条例活动,同时依托“邑码解纷”App等平台累计化解纠纷21宗。同时,依托该镇司法力量成立涉侨纠纷调解室,解决多宗涉侨纠纷,推动驻村律师进村入户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助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进程加快。例如,今年春节期间成功调解了一宗老华侨与其外甥之间的房屋争夺案,展现了法治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实际成效。
创新“四诊”调解法
解民忧促和谐
基层工作需要时刻将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为此,端芬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调解工作实践经验,创新推出“四诊”(望、闻、问、切)调解法,旨在解民忧、纾民困、促和谐。
“望”为四诊之首,该镇通过充分发挥36名专职网格员和116名村(社区)“两委”干部的优势,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获取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这一做法使得功夫下在“病发”之前,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发生。
“闻”要求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学会用“方言土语”引导群众吐露心声。在日常调解工作中,当地镇村干部耐心听取矛盾纠纷双方的陈述,通过倾听体察群众的“心情”“隐情”“真情”,使群众的情绪得以缓解,为矛盾纠纷化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是为了解开矛盾纠纷双方的心结。当地镇村干部嘴勤心细,通过提问抽丝剥茧,分析事件的真实情况,从群众诉说中梳理出核心问题,并以此入手。同时,坚持情理法相结合,遇到情绪特别激动的群众时,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工作。
“切”是为了解决“疑难杂症”。当地村干部善于从问题的困惑点、利益的需求点以及影响大局的关键点等切入,进一步“对症下药”。必要时,组织多部门“联合会诊”,共同研判分析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以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促成双方和解的矛盾纠纷累计69宗,一纸调解协议为多宗矛盾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推行“喝茶说事”机制
攻坚啃下“硬骨头”
为进一步攻坚啃下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硬骨头”,端芬镇推行“喝茶说事”机制,推动各级资源力量下沉基层,倾听群众心声。这一机制的推行,不仅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更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该镇围绕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在全面集成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喝茶说事”机制。这一制度秉持“把茶泡好、把事情说透、把心结打开”核心理念,通过轻松愉快的氛围,让群众愿意坐下来,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机制的深化实施,不仅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更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三洞隐洞村采割松油劳资纠纷为例,承包商拖欠工人工资共计5.35万元,为此,该镇迅速组织多方力量,多次走访了解情况。经过耐心沟通和协调,山林出租方同意代承包商垫付工人工资,成功化解了这一矛盾。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喝茶说事”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理念。这一机制鼓励村(社区)干部、村民、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在轻松的氛围中,许多矛盾纠纷得以有效化解,成为名副其实的“减压器”。以隆文新屋村为例,村民余某与杨某因10多年前的鸭场开发问题心存芥蒂,双方一直未能坐下来协商解决问题。日前,该镇平安法治办积极介入,通过多次走访并以喝茶聊天的形式,终于让双方坐在一起,打开天窗说亮话,10多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喝茶说事”机制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和诉求的平台,更为基层干部提供了一种更加亲民、有效的工作方式。
善于倾听群众“真实的心声”。该镇发挥综治中心“老干部调解室”品牌效应,由4名土生土长、资历老、群众基础好、办事公道、沟通能力强的老干部作为“喝茶说事”召集人。他们组织党员干部、专兼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开展“喝茶说事”工作,并结合驻村工作、防风防汛等工作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同时,约见信访人,通过喝茶聊天的形式了解他们的诉求。莲湖田坑村地处山区,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农作物,近期个别村民放养的野牛造成农作物严重损毁,导致部分村民意见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老干部们迅速组织村民代表进行协商,一致同意制定圈养野牛和损毁农作物照价赔偿的解决方案,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保护了村民的经济利益,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