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人们将自己的观察、理想、意念以文字方式表达出来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写作,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现实经验和生活感受用恰当的语言和技巧表达出来。本人作为小学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深的特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转变尝试,为学生打造更加高效的作文课堂。
新会区会城伦文钜小学 陆丽华
多读多想
领悟表达窍门
纵观小学阶段的教材,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如《荷花》《背影》《鱼游到了纸上等。教材围绕大单元主题来选编文本,文章内容与单元习作密切联系。
在作文教学中,本人会以单元范文为引领,依托单元教学内容,借鉴名家美文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开启写作之门。
比如利用教材资源,依照文本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促写。首先是与学生一起回顾文本中的优秀段落,指导学生读好素材段落,品味其中的好词佳句以及作者写作时的构思方法。接着借助教材的佳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表达的技巧和窍门。
除了阅读佳作,重读自己的作文同样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会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多次修改而来。本人会以学生的作文进行示范评改,通过示范引领教会学生修改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自我修改、完善作文,让他们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领悟写作的规律和方法。
认真审题
确保表达准确
审题是习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审清楚题目,才能明白习作的真正要求,避免出现张冠李戴、乱写一通的现象。通过带领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的要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结构,打开写作思路,例如引导学生定位好写作重点等。
在阅读习作要求时,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画出要求中的关键点,标注关键词,真正理解习作要求,从而定制恰当的题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的范围和题材来自行定制具体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独立的创造空间,让学生由被动写作变为主动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人在要求学生进行习作命题时会提前了解他们准备的习作题材和大致内容,以便引导他们找准写作重点,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创设情景
增加素材积累
作文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素材,就无法成文。可是现在的学生肩负家长“望子成龙”的厚望,每天除了忙于学校的学习,还要参加各类课外班,难以保证有充足的空闲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缺少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写作时就会捉襟见肘。
在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后,本人会创设与习作相关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以心验之”,积累真实的情感和更多样化的认识,通过铺垫、创设,帮助学生找到写作资源。
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挤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下水作文”。打铁需趁热,在课堂讲解后,应腾出15到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挥笔驰骋,认真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起到实战训练的作用。此时对习作的要求不宜过高过多,但要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在巡堂过程中适当进行指导,通过适当延缓“收”的时间,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