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进行时也是未来时,是新命题也是必答题。江门应当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乘“数”而上,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时代主动权——
一要加快整体谋划,统筹规划数字经济。要强化政策引领激发产业活力,要借鉴省内标杆城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做法,结合江门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数字经济相关的中长期行动计划。
二要坚持人才强市,为数字经济凝“智”聚力。要加快完善人才供给体系,加强市内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
三要打造产业集群,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要与省内其他城市错位发展,目前,深圳、广州等城市已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相当规模,江门发展数字经济可考虑从超高清视频、数字农业、智能硬件等方向着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江门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抢占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是江门把握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
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
目前,数字经济正在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越来越成为重塑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量。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内涵和价值,并关注各地的发展规划和针对性举措。
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数字经济研究成果,其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一是数字产业化,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业态;三是数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多元治理、以“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四是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等,强调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将数字经济作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纷纷制定战略和规划。国务院于2022年初正式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8大目标、8项任务、11个专项工程,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十四五”以来,多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结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先后出台地方性数字经济规划。《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佛山市印发《佛山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35年全市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2万亿元,将佛山打造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标杆城市。中山、珠海等江门周边城市也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动下发力数字经济建设,城市竞争力持续攀升,与江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
江门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在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江门并未临渊羡鱼,而是结合实际积极应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数字产业化基础持续巩固。江门位居2023年全国数字城市百强第67位,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江门分中心2023年正式落地。全市现有高新企业数量超28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构建了以海信通信、领益制造、崇达电路等多家企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产业链。
二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江门印发《江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成立全省首个地级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已培育五金不锈钢、造纸、小家电、摩托车零配件4个市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及全国首批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的印刷企业,打造74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车间,推动1200多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三是数字治理综合成效显著。江门以“一网统管”开创省域治理新格局,构建“智慧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云平台”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划分2954个智慧网格,在全国率先组建74个“海上网格”,信访工作考核、群众信访满意率均排名全省第一;以“一网通办”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江门全市1586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视频办”服务范围涵盖30多个领域、1400项服务,粤省事(江门专区)、粤商通(江门专区)可办事项超1649项、1523台“粤智助”遍布城乡,数字政府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四是数字价值化不断探索。江门于2022年揭牌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印发实施《江门市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利用管理办法》,释放公共数据价值,打造全国首个“自然人参保缴费”公共数据资产凭证金融应用场景——“市民闪电贷”,获评2022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截至2023年,江门市已累计签发8683张数据资产凭证,涉及授信金额6939万元,上线数据共享目录9014个,位居全省第三。
我市数字经济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但在制度规划、人才队伍及数字产业等方面,与标杆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数字经济规划相对滞后、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数字产业竞争力不够强等方面。
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三点建议
江门该怎样有效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对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加快整体谋划,统筹规划数字经济。第一,要强化政策引领激发产业活力,要借鉴省内标杆城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做法,结合江门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数字经济相关的中长期行动计划。第二,要确立数字经济领域主管机构,负责顶层设计、规划建设、协调统筹和监督指导等工作,统筹全市数字经济相关项目管理、相关标准制定。第三,要强化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合理调配资金、土地等各类资源,协调部门之间、县(区、市)之间的合作关系,追踪处理存在的问题。
二要坚持人才强市,为数字经济凝“智”聚力。第一,要加快完善人才供给体系,加强市内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第二,要加强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将数字经济列入本市干部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建立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积极培养既精通政府业务又能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综合型人才。第三,要提供人才配套服务保障,推动“江门市人才强市新四十条”等人才政策兑现便捷化,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通过产业合作、高端交流等方式,吸引全国人才为江门数字经济发展服务。
三要打造产业集群,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第一,要与省内其他城市错位发展,目前,深圳、广州等城市已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相当规模,江门发展数字经济可考虑从超高清视频、数字农业、智能硬件等方向着力。第二,要与本土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家电、金属制品、造纸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第三,要利用好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历史机遇,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区域,应以土地和成本优势招引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吸引湾区前沿科创成果来江转化。
数字经济是进行时也是未来时,是新命题也是必答题。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经济效率、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撑,江门市应当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乘“数”而上,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牢牢把握时代主动权。
(王啸,江门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