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大家知道骑楼最初是由谁建的吗?”“电磁波是如何应用到生活中的?”……这些问题都将在台山市公益学堂夏令营中为孩子们一一揭晓。
从城区到乡镇,今年夏天,台山市有逾600名小学生走进12个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公益学堂夏令营,开启与众不同的快乐暑假。夏令营课程丰富多彩,活动有趣好玩;教师专业授课,指导悉心周到;环境优良宜人,氛围愉悦欢快;费用全免无忧,学子畅享其中……这样的“官方带娃”暑假托管活动已在台山广泛开展。
今年,台山市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聚焦暑假学生服务需求,最大程度整合教育、资金、人才、服务等资源,延伸公益学堂党群服务项目内容。一个个五色斑斓、精彩纷呈的公益学堂夏令营活动应运而生,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轻松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天地,尽情享受夏日趣味。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台组轩
突出特色创亮点
课程内容多元化
6月底,“台山先锋”微信公众号发出公益学堂夏令营活动安排表。“修文物初体验”“学茶艺,明茶礼”“品非遗之韵,探竹编之趣”“客家山歌鉴赏和基础学习”等一系列特色课程赫然在列,报名启动当天,名额全部报满。
党群服务阵地是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实体支撑,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自2023年4月开始,为缓解部分家庭节假日“孩子看护难”问题,给亲子家庭提供友好的成长平台,台山市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推出公益学堂这一精准化、精细化党群服务项目。一年多来,公益学堂满足、实现了群众所需、党员所长与学子所想。很多孩子在公益学堂认识了朋友,学到了知识,变得自信开朗。
“夏令营应当是孩子们带着热情参与的课外实践,我们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以科学教育、传统文化、艺术熏陶等为主,强化课程设计、用好实践场所、调动社会资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成长。”台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期公益学堂夏令营在7月15-19日举办,每个党群服务中心设计一个特色主题,每天开设不同课程,邀请专业志愿者进行授课。
“6-12岁的青少年,正是科学教育的启蒙期,我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比如提取叶绿素,向孩子们生动呈现自然科学知识。”红岭种子园助理工程师方艳茵作为志愿教师,参加7月台城街道金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绿美小先锋”主题公益学堂夏令营。围绕这一主题,在5天时间里,夏令营安排了“植物知多少”“提取叶绿素”“扎染初体验”“植物我来画”“来和植物交朋友”5节课程。“我最喜欢的就是扎染课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扎染。染完看效果时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比画画更有趣!”学生苏玮晴兴奋地说。
值得关注的是,在首期公益学堂夏令营中,传统侨乡文化课程是一大亮点。其中,探寻“侨”根主题夏令营设置了“走进骑楼”现场体验课,“我与传统文化之约”主题夏令营设置了“台山广东音乐鉴赏”课程,“非遗体验”夏令营设置了“品味冬蓉月饼”现场体验课,“了解我自己和我的家乡”主题夏令营设置了“制作菩提树树叶画”手工课程……孩子们走进侨圩,探寻历史足迹、学习非遗技艺、传承文化精髓,在夏令营中感受传统韵味,收获知识与乐趣。
年轻面孔增活力
师资力量强且专
“化学真奇妙,志愿教师的讲解很有趣!”在“小小科学家”主题夏令营的科技馆研学课上,孩子们在体验台山市科技馆内各项科普设备的同时,聆听志愿教师的专业讲解,科学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随着志愿服务力量的扩充,丰富多样的夏令营活动注入了青年智慧、党员力量。结对社区的“双服务、双报到”党员、传承民间技艺的专家、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的青年大学生、驻点乡村的选调生……这个暑假,他们在公益学堂夏令营发挥所长,学以致用,以热情为笔,以知识为墨,为孩子们描绘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学习画卷,让智慧的火花在孩子们心中绽放。
“大家知道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联想一下,电磁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在台山市党群服务中心,来自台山市科工商务局的志愿教师陈永强为孩子们进行无线电科普授课。陈永强通过介绍电磁波的波长和应用、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无线电器材,让孩子们对电磁波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食字写来人坐上,齐家莫做浪费王,人良为食米为粮,传颂美德泛馨香……”悦耳的童声飘荡在赤溪镇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公益学堂夏令营的学习曲目是原创客家童谣《惜粮谣》,教授者是省第五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推广大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台山客家话课题发音人、《惜粮谣》主创杨嘉琪。
来自台山市博物馆的志愿教师冯浩然已是第4次走进公益学堂,他向孩子们讲述侨乡台山的历史故事。“年少的我,就是在学长的带领下,走进老城区接触本土文化,感受传统魅力。我希望这个种子由我继续播撒到下一代。”冯浩然说,他很乐意引导孩子们感受本土文化。
在公益学堂夏令营,一张张大学生的青春脸庞为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结合自身所学深入台山市台城、斗山、四九、冲蒌等镇(街),加入公益学堂夏令营师资库。
从室内走向室外
形式创新活力足
“‘铛铛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传递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流动课堂’。在这里给孩子们上课,更为贴切生动。”党员志愿者李柏达作为公益学堂夏令营的志愿教师之一,在“走进骑楼”现场体验课中,他带着孩子们坐上“铛铛车”,让他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了解城市发展与文化内涵。与此同时,“铛铛车”走过的台城地标——西门圩、桂水村、中心图书馆等,都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讲解。
在公益学堂夏令营中,课程由室内向室外延伸,教育形式也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转变。“华侨博文馆研学”“走进嘉乐城食品厂”“探寻台城非遗文化馆”等课程,让学生们走出室内,参加动手实践,收获满满的生活体验。“要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就要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上延伸热爱。因此,课程不能局限在室内课堂,应该走向田间地头,走向社会,这也是公益学堂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台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公益学堂夏令营引导孩子们加深对各行各业的认知,在他们心里埋下“职业理想的种子”。
在冲蒌镇,孩子们在公益课堂夏令营“品味冬蓉月饼”现场体验课上,第一次走进食品工厂参观冬蓉月饼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技艺魅力。“我非常支持这样的学习形式,把冬蓉等非遗传承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台山的非遗技艺。”台山冬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正俊说道。
“孩子经常向我们分享活动见闻,看到他在夏令营的变化,我们很高兴。未来,我会鼓励他继续参加公益学堂。我还在课程反馈中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也是促进和孩子交流的一种形式。”学生李暖的家长表示,主办方以电子问卷形式邀请家长对公益学堂夏令营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建议,她认真作了回答。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有意义、有收获和幸福感的精彩假期,根据计划,台山市将在下个月继续举办新一期公益学堂夏令营,届时将增加更多实地研学、实操实践课程,如走进气象公园、台山市融媒体中心研学活动等。
台山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梁苑青表示,已开始策划公益学堂夏令营课程。“例如,‘小小主持人’课程有理论学习,教会孩子们如何表达,也有现场体验课,带领孩子们参观新闻直播间,走进电台录播节目《童与少年》等。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们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观察、总结、表达。”梁苑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