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童心永向党 逐梦新时代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弘扬师德,潜心育人
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0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老中青三代教育工作者讲述开平教育故事
开平市突出抓好学校新建、改扩建和设施更新,让校园“靓”起来。
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开平市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既有量的提升,也有质的飞跃。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到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让爱劳动、会劳动逐步成为校园新风尚;再到持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美育浸润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如今,开平的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一支粉笔到现代化的教育装备,回溯历史长河,教育事业的发展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开平崛起的坚实步伐与社会进步的深刻烙印。日前,本报采访了开平市老中青三代教育工作者代表,了解他们用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诠释“人民教师”内涵的动人之举,并通过他们的故事回顾开平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敖转优

    通讯员/许倩影

    退休教师李贤轩 教育硬件扩容提质

    看到开平市苍江中学如今明亮干净的教室、舒适结实的课桌椅、信息化的教具设备,今年75岁的退休老教师李贤轩很是高兴。

    “我记得那时候刚到学校工作时,教室地面凹凸不平,黑板都是木板做的,办公室里有几块小黑板,老师们经常抢着用,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是那台不甚清晰的幻灯机。”李贤轩回忆说,当时运动场的跑道不到200米,是不规范的四线泥沙跑道,一到下雨天运动场和校道都坑坑洼洼,浊水横流。

    从1969年成为一名教师至退休,李贤轩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四十余年,他亲身经历了教育发展变迁,见证了开平教育的大变化。

    十几年的时间里,苍江中学的校园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教学工具更是实现了从粉笔黑板向综合智能化的全面提升。

    李贤轩记忆中那几块甚是“抢手”的小黑板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集电脑、板书、网络一体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教师们上课更得心应手,如今的学生们正享受着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运动场所设备同样有了很大升级,李贤轩说,2015年,开平市委、市政府在学校东隅划地超26667平方米(40亩),建起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标准运动场提供给学校教学、师生运动使用,自己作为教师感到特别欣慰和高兴。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开平市把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补齐教育硬件短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实施了一批补短板和扩容提升建设项目,提质升级办学条件,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正是突出抓好学校新建、改扩建和设施更新等,让校园“靓”起来。

    教坛中坚陈水连 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开平市教育硬件在不断扩容提质,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在“40后”教师李贤轩的教学生涯中,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学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80后”教师陈水连的教学经历里,伴随着开平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被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2004年毕业后,我一直在开平市第一中学任教,转眼已经有20个年头了。”陈水连坦言,过去,教学方式相对没那么多样,如今,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陈水连介绍,多元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在开展情景化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被更加灵活的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所取代,“双减”等政策的出台与贯彻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双减”政策实施三年以来,开平市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治规范的同时,也加速推进了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努力做到“减”有方向、“增”有质量,进一步强化教学主阵地作用,塑造教育新生态。

    “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下能学得越来越愉悦,学得更投入、更积极。”陈水连表示,教师在这么好的教学环境下工作,不仅有归属感、幸福感,也能更有责任感、使命感。

    新生力量邝咏仪 数字智能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80后”教师在校园环境和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中成为教坛中坚,“90后”教师也逐渐在教育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成长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环境中,这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已经开始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展现出教育领域新生力量的蓬勃朝气与无限潜力,赋能开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宽敞的图书馆,有效助力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平市风采实验学校教师邝咏仪说,自己小时候是教师讲、学生听,如今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教师、教材、课堂”向“学生、收获、体验”转变,也就是让“学生、学习、学成”成为课堂的关键词。她认为,教师不仅要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要结合自己的任教学科,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问题的设计者,让学生成为课堂论证的执行者。

    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开平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技术已不再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开发教学资源、发挥“助手”功能、实践“生态”课堂以及开展教学展示等多项措施,开平市正在进一步使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得到更深度的融合。

    75年砥砺奋进,75年沧桑巨变,开平教育事业踏出了一串串厚重坚实的足迹,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布局、深化育人方式变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开平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教育之优夯实强县之基,开平市基础教育取得重大突破。老中青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薪火传承,与开平教育同成长、共进步、齐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开平教育强起来,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