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按照“双减”政策要求,有效减少学生的课业压力,应用分享式教学构建全新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带来不同以往的学习感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赤溪镇中心小学 李秀琼
把握分享时机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分享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分享欲,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探究精神,构建寓教于乐的课堂学习环境,对提高数学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在分享式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分享时机,保障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有话可说。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习题练习中,教师通过深度解析教材内容优化教学例题。例如,教师提问:“小亮在爷爷的生日聚会时,将720毫升的饮料平均分给6个小孩,请问每个小孩会得到多少毫升饮料?”学生思考后列出解答算式720÷6=120毫升。之后,教师进一步探究:“小亮将另一瓶饮料倒在6个小杯和1个大杯当中刚好倒完,请问小杯与大杯的容量分别是多少?”学生思考后表示,这个问题条件不充分,不能得出具体结论。教师追问:“大家觉得需要补充哪些条件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互动分享,能有效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数学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要看两个乘数的小数点后一共有几位小数?”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困惑,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知识。如果学生的问题较为简单,教师可当场讨论并进行解答指导;如果学生的问题难度较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自表达观点,思维得到碰撞。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秉承创新教学思维,应用分享式教学构建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可在丰富的实践教学情境中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当中分享不同的学习想法,交流更多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通过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分享式教学作用,使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