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地走访中,记者发现关于流动摊点的规范管理问题,舆论存在不同观点:一部分人持同情态度,认为摊点经营者通过辛勤劳动谋生,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因此不应过多干预。然而,另一部分人则强调,缺乏有效监管的摊点往往容易“不讲武德”,导致周边环境、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无法得到保障。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流动摊点的情感也比较复杂。当摊点影响自己出行、消费遇到问题维权困难的时候,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但看到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以摆摊为生计的摊主因经营不符合规定被处理的时候,他们又免不了心生同情。
外海街道在西江外滩夜市的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他们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注入了浓浓的为民情怀,既确保了城市的秩序与安全,又保留了那份温暖的烟火气。外海街道通过划定特定区域、设置合理规则、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既规范了摊点的经营行为,又保障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和谐共生。
城市管理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需要在规则刚性与人性温度之间找到平衡。规范夜市经营,既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社会治理规律。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要平衡好“放”与“管”的关系,实现“疏堵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好城市的烟火气,让每一个在这座城市中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对于城市空间而言,流动摊贩营造了城市生活的烟火气,提供了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增加了城市的温度和多样性。
夜市,不应简单被视为落后、过时的经济活动,如果加以规范、策划和打造,也可以成为城市消费空间的亮点。例如,深圳盐田夜市,为流动摊贩统一办理食品摊贩登记证,对每个摊位进行详实清晰的编号,引导摊贩形成了深港文化融合的“小港夜”;佛山创意产业园,结合当下热点,开展剧本游、相亲联谊、汉服蹦迪等新潮节目,吸引年轻人班后放松;珠海夏湾夜市,由安保人员带队统一时间领跑出摊,保证商贩们快速入场和有序经营。
雏形刚刚形成的“连海北夜市”正是一张“白纸”,为江海夜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我们可以借鉴深圳盐田夜市、佛山创意产业园以及珠海夏湾夜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江海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例如,开展创意音乐节、二次元夜展、脱口秀大会等活动。
良好的夜市经济,既要充满活力也要拥有良好秩序,需政府、居民与摊贩间形成和谐共赢的关系。为此,需要城市管理者倾注更多智慧去实现。何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