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水步新闻
上一版3  
将“乡村非遗”变成“文旅IP”
“以奖代补”聚人心添动力
老人享天伦之乐
传承孝老爱老美德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井镇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以奖代补”聚人心添动力

深井镇以“以奖代补”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昨日,记者在深井镇小江村村委会狗山村看到,村场硬底化工程已完工,村庄环境实现升级。

    深井镇以“以奖代补”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为积极响应省“百千万工程”号召,今年6月,该镇以小江村为典型示范村,通过创新项目建设方式,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谋划、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文/图 陈方欢 深井宣

    政府搭台

    激发村庄内生动力

    深井镇政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巧妙地由“主办方”转变为“协办方”,为“以奖代补”项目搭建实施平台。政府不再是单一的资金提供者,而是成为资源的统筹者和规则的制定者。通过精心策划,深井镇明确了项目申报的条件、审批的原则以及奖补的标准,为村庄的自主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在这一创新模式下,建设资金被重新定义为“奖补资金”,用于激励村庄的自主发展。政府鼓励村民自筹资金、乡贤捐助,与“以奖代补”政策挂钩,形成自筹越多、奖励越多的良性循环。这种机制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更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深井镇政府在项目实施上坚持“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围绕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精准施策。政府从规划建设办选派项目辅导员深入村庄,为“以奖代补”项目提供申报指引,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小江村已成功入库项目9个,镇政府投入奖补资金96万元,撬动村级建设资金约640万元,实现了资金的高效利用和项目的快速落地。

    村村参与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好政策需要广宣传。该镇工作人员介绍,在“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初期,各自然村对这一新模式并不理解,也没有积极申报。面对这一困境,深井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自然村进行调研,听取基层意见,解答群众疑惑。驻点团队和村委会干部走村入户,耐心讲解政策,阐明“以奖代补”项目的好处。他们告诉村民,只要村庄建设得好,就会有奖励,改变了“过去上级给什么、村庄建什么,上级给多少、村庄用多少的”局面。

    在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湾肚村成为突破口。该村决定将未来两年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约168万元,用于升级村场,并成功获得镇政府奖补资金25.2万元。湾肚村的成功案例激励了其他自然村,湖山、新湖等9个自然村纷纷积极申报项目,主要以道路硬底化、村容村貌提升等民生工程为主。

    湖山村在上级大力支持下,已投入740万元开展三期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在此基础上,该村又自筹70万元修缮人行栈道,沿路加装路灯,成功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新湖和旧湖村则按照群众意愿,通过民主决策将巷道修缮、硬底化道路作为项目申报,真正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群众受惠

    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井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原则,多次召开群众议事大会,推动达成共识。镇村两级政府做好规划协调工作,所建项目经各自然村村民或户代表进行商议、表决后进行申报,群众参与了项目的申报、建设、监督、验收、管护的全过程。项目建设流程简化了,项目实施效率提高了,项目更加公开透明。

    此外,深井镇还鼓励本地工匠承接“以奖代补”建设项目。例如,上甲和下甲村的村场硬底化项目由小江强村公司——深江红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包,并优先聘用本地工人。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还保证了建设项目后期的管护,小修小补能马上进行维修,这种及时响应的机制极大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了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满意度和支持度。

    “以奖代补”模式推行后,群众不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旁观者,而是名副其实的建设者。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凝聚了人心,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为深井镇乃至更广泛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据悉,深井镇将继续深化“以奖代补”模式,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中,深井镇正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