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1980年12月,恩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开启恩平民主政治生活新篇章。40多年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加强法治建设、增强监督实效、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恩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图 吴健争 谭锦波 吴淑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政治建设体现新担当
40多年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每年制定党组向恩平市委请示报告报备重大事项清单,及时请示报告人大工作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各方面。依法作出决议、决定,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时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党组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引导人大系统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服务改革发展
监督工作彰显新作为
40多年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每年围绕恩平市委工作部署,制定《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高效有序推进人大监督工作。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恩平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预决算等方面工作报告,有效监督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财政平稳运行。
自1994年首次开展“两项评议”(司法评议、行政执法评议)以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每一届任期内对全市所有政府部门实现工作评议“全覆盖”,促进部门与市委同轴运转、同向发力。每年结合恩平市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形成多份接地气、有深度、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坚定不移推动厉行法治,每年听取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听取“两院”及公安局重点工作情况报告,先后对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坚持为民服务宗旨
基层民主实现新发展
40多年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现形式,率先在江门地区开展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实践,最大程度实现民生实事项目选定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持续建立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推动创新形成恩城街道“凤凰树下议事会”、沙湖镇“微信群上来议事”、良西镇“立法议事会”等新形式新载体,打造了良西镇、沙湖镇、小岛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成11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及80个村级联络站,有效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引导和支持基层人大创新工作方式,如:推动形成良西镇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八阶段工作法”、牛江镇“荷塘问政”、圣堂镇“四长”履职监督等,有力推动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加强服务保障
代表工作呈现新气象
40多年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每年组织代表开展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政治素养。注重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每年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00多人(次),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工作评议等200多人(次),组织协调代表参与“一府一委两院”座谈会、听证会、调研、执法监督等300多人次。
建立和健全人大代表活动网络,按专业、能力、擅长领域以及工作地域等组建代表小组,选配好代表小组长和联络员,实现全市950多名四级人大代表履职“全员化”。
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近年来,恩平本级人大代表建议数量逐年递增20%,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坚持强化政治担当
自身建设展现新风貌
40多年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十分重视自身建设,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不断加强常委会履职能力和机关建设。人大机关在职人员由初建时的7人增加到37人,常委会组成人员从设立时的18人增加到本届31人,办事机构也从3个委增加到8个委(室)。
推动建立完善《恩平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恩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共恩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持续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促使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工作干劲明显提升。
接下来,恩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围绕恩平全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动恩平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恩平新篇章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