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器官捐献工作
擦亮“爱心之城”底色
我市将全面推行
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
新会区地理标志特色镇建设启动
党员下沉一线 助力“百千万工程”
社会应急力量规范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江门召开
“倾听中国”迎新春合唱音乐会举办
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江门实现公益培训“全天候”覆盖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将全面推行
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


    江门日报讯 (记者/娄丹 通讯员/陈厚波) 记者昨日获悉,市教育局正式发布《江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我市将在2026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的目标。

    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学校包括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办、民办学校。

    《方案》明确提出了实施范围和步骤。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小学一、二年级将全面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4+1模式),即每周四节体育课加上一次体育活动。2025年秋季学期起,三至九年级将增加体育课时至每周四节(3+1模式)。到2026年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

    在课时设置与实施内容方面,《方案》要求要按照“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各学校要统筹好各学科课时安排,优先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和学生校内活动一小时落实到位。每天一节体育课编入课表,不得以非全体学生参与的特色课、兴趣课、课后延时服务等替代体育课。各学校须严格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坚持推广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制度,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学校增加的体育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课时统筹解决。

    为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顺利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工作保障措施。其中包括融合校园体育活动合理编排每天一节体育课内容,重点开展三大球类、田径、中华武术、游泳等专项运动教育教学;统筹安排学校体育师资,鼓励各地教育部门通过教师支教、轮岗、转岗等方式,充实学校体育师资力量。

    同时,加强体育场地设施保障和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鼓励通过选课走班、优化体育课编排等方式,错时高效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场地,最大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努力打造和推广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的精品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掌握系统科学的体育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熟悉掌握 1—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运动技能。

    此外,《方案》强调要加强体育课实施检查与监督结果运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将随机抽取学校课表进行检查,并对各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情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飞行检查、交叉检查。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