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广东省定向联赛(江门·恩平站)暨罗氏虾遇上“功夫”鸡嘉年华在牛江镇昌梅村举办,活动吸引超6万人次到场,拉动消费超200万元。如今,活动期间引入的商家、搭建的移动摊位以及活动余热仍在持续,昌梅村文旅产业迎来大发展。
昌梅村农业优势明显,是牛江镇国家级万亩水稻和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核心区。当地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冯如文史馆、冯如故居等历史人文建筑,以及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航空主题公园等特色景点。
近年来,昌梅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全力抓住特色农业和冯如故里“两张名片”,秉持“以农促旅、以旅彰文、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在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文旅联农 焕发乡镇新活力
今年2月,“中国天然氧吧”恩平“土特产”展销活动·牛江镇“拉美文化”咖啡美食嘉年华在昌梅村举行,优质咖啡+拉美美食、“土特产”+异国风情,让市民、游客开启一场奇妙的感官之旅。活动吸引超2万人次到场,拉动消费超100万元,其中共富公司收入超20万元。活动宣传报道被同步翻译并刊登在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 Today(广东对外传播主平台),进一步擦亮“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据悉,牛江镇积极招募运营团队和个人,以“文旅公司+社会资本”运营形式,打造牛栏咖啡馆项目。该项目将稻田与咖啡馆完美融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咖啡馆内人头攒动,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在品尝咖啡的同时,可以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
据悉,牛江镇因地制宜,利用昌梅村国家级万亩水稻示范基地的天然优势,将稻田与咖啡馆完美融合,牛栏咖啡馆一跃成为恩平文旅的新晋“网红”,国庆假期营业额达到5万多元,开业2个月为村集体创收超过12万元。
在昌梅村游客中心,设立了一家“牛江优品”24小时无人值守超市,重点售卖牛江镇本地“土特产”、文创产品,以及“恩平优品”等“土特产”。超市货架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和文创产品,顾客自助选购,体验科技带来的便捷。目前,超市在售“土特产”30多种、文创产品30多种。
村民冯伟坚表示:“村里有了自己的品牌和超市,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创赋能
激活消费新蓝海
牛江镇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充分挖掘辖区文旅资源,以昌梅村当地特色建筑为原型,融入冯如文化、航空文化等元素,聘请专业公司精心设计,开发飞机造型U盘、钥匙扣、书签、冰箱贴、便利贴、小夜灯、手提袋等特色文创产品,并在“拉美文化”咖啡美食嘉年华活动上首次发布。活动期间,文创产品成功“出圈”。
昌梅村一名手工艺人巧妙结合本地文化元素,自主设计开发融入恩平大米、濑粉、裹粽等元素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在牛栏咖啡馆内寄售,深受游客喜爱,成为馆内的热销爆款,不少文创产品在国庆假期卖断货。
村民冯阿姨笑着说:“昌梅村变化可大了,以前这里是个普通的小村庄,现在成了旅游景点,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我在‘家门口’工作,既能和游客交流,又能赚到钱,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文旅融合
打造航空新品牌
今年,昌梅村与广东省启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引进航空旅游项目,将在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航空研学、航空科技教育等相关服务及活动,打造“中国航空人的朝圣地”,做大做强恩平精品旅游线路。
此外,牛江镇聘入“乡村CEO”为昌梅文旅发展有限责任注入新动力,打破企业以往单一营收渠道的局面,开拓旅游代理服务、旅游策划服务等业务;推出昌梅冯如文化精品线路研学夏令营活动,暑假与艺术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冯如飞天爱国志夏令营,多方面增加营收。
接下来,牛江镇将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多元化特质,结合昌梅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需求,加大宣传营销攻势,用好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构建“昌梅文旅”全媒体传播矩阵,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提高冯如品牌的知名度和曝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