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杨潇锋) 以和兴城,城因禾美。“禾美五邑 和谐江门”调解品牌体系是江门市司法局精心打造的社会治理创新品牌。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1739次,调处矛盾纠纷11670件,涉及金额6.6亿元,司法确认1366宗。
据介绍,我市目前镇、村两级调解委员会规范健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星罗棋布。在“江门智慧司法”微信小程序打开“禾美+”涉侨调解地图,71个调解组织串珠成链,织就了一张足不出户、触手可及的调解网络。其中,在台山市川岛镇上川岛,川岛司法所因地制宜,将调解工作的触角从“岸上”延伸到“海边”,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蓬江区环市街道,“咖啡调解书屋”以“法治+休闲”为核心,通过“物业+咖啡+调解”模式,调解员们在这里与居民边喝咖啡边议家事,化解群众“千千结”。
江门市“禾美五邑 和谐江门”调解品牌体系建设致力建立完善“多元联动”机制,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调解强大合力。新会区大鳌司法所联合各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村律师及网格力量,组成了一支支调解小分队,穿梭于17个村(社区)之间,将调解服务“外送”到群众家门口。恩平市东成镇横岗头村则成功打造“乡贤评理室”,通过整合政法、司法、信访、法律服务等调解阵地,邀请侨胞乡贤、村老支书担任常驻评理员,综合驻村律师、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及时化解村中大小矛盾纠纷。
为确保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市司法局与江门中院紧密合作,联合出台相关文件,推动诉调对接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各级调解组织也注重发挥专业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和方法。
在江海区外海司法所,一起关于员工死亡的赔偿纠纷得到了高效调解。调解员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耐心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理性解决纠纷。经过多次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解决方案,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保障了调解成果的履行,调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得到了凸显。
如今,“禾美五邑 和谐江门”调解品牌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一张亮丽的江门名片,“强哥调解工作室”“秋哥调解工作室”等21个品牌调解室分布在各个乡镇。这些调解室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业务熟的优势,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如在开平市塘口镇,“模范人民调解员”谢羡恒用“自家人理自家事”的调解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调解工作中,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余宗,累计涉案金额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