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睦洲镇睦洲小学 刘琛女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涵盖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强调学科基础、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调整教材板块的教学顺序,设计具有关联性的教学活动或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知识点为学生创造学习场景,开展系统性、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学习意识与能力。最后,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增强教学实效,保证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如何进行探索实践?
合理设计阅读活动。为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知识,英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将文化知识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理解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渴望得到同学及教师的关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开展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英语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对英语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学习。建议教师在教学方案中设置课堂情景导入环节,结合课文背景故事或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影视资料的方式,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种优质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旨在将教育内容进行重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汲取养分。同时,通过对文本语言风格的深入挖掘,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英语丰富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当将生活中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生活的实际经历为依据对故事进行改编,更好地凸显故事教学活动中的生活气息。教师可设计一些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外国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德育话题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德育话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练习、讨论和角色扮演,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并培养他们包容差异的价值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语言表达是确保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语言支持,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一些日常常用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激发学生英语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满足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正确的认知,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进步。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英语学科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