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岛镇甫草村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契机,坚持“快响应、全覆盖、齐参与”原则,系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与防蚊灭蚊工作。通过聚焦重点点位构建精准防控体系,整治卫生死角,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一系列扎实举措逐步落地见效,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切实筑牢村民健康防护网。
    江门日报记者 陈素敏 通讯员 川岛宣
    “空中巡查”绘地图
    精准锁定“风险点”
    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甫草村创新引入无人机,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全域常态化空中巡查,构建起“空中巡、定点拍、图上标”的高效摸排模式,精准锁定了易积水点、狭窄冷巷、垃圾分类点等关键区域。这些点位的精确位置与实时状态被全面建档,最终汇聚成一张清晰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网格图”。
    这张地图成为精准防控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作战沙盘”,为后续针对性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甫草村以此为基础,将全域科学划分为片、责任落实到人,并衍生出目标明确、指令清晰的“每日任务清单”,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反应快。
    “地面攻坚”清死角
    全域整治“无盲区”
    紧扣环境卫生整治主线,甫草村系统推进全域清理工作,坚决做到排查无盲区、整治无遗漏。
    一是清理杂草密集点位。紧盯村内蚊虫孳生高风险区域,聘请专业保洁队伍,采取“机械清理+人工精修”相结合的方式,对杂草丛生区域开展专项治理,既提升了村容村貌,也从源头上切断了蚊媒疾病的传播链。
    二是整治闲置垃圾杂物。集中力量清运各类堆积杂物,协助群众清理门前屋后的花盆、轮胎等易积水容器,大力推进蚊媒孳生地清理。
    “精准防控”固成效
    上门服务“送健康”
    为巩固整治成效,甫草村坚持精准防控与靶向治理双管齐下,持续夯实公共卫生防线。
    一方面,严格落实每日早晚两次的全域预防性消杀,并对房前屋后、屋檐缝隙、灌木绿化带、闲置房屋内外等易孳生蚊媒的重点风险区域,开展多轮次、高强度的精准消杀作业,确保防控无盲区。
    另一方面,结合“敲门行动”推动服务下沉,驻点组人员与村两委干部主动入户,细致排查房前屋后积水隐患,面对面、手把手为村民讲解防蚊灭蚊知识,并派发蚊香、灭蚊片等物资,切实把健康关怀送到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