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吴朝霞
    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昨日,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举行2025年度慰问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活动,为江门见义勇为人员代表及其家属献上鲜花、送上慰问金。
    一个英雄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群体就是一座丰碑。在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门、法治江门建设进程中,见义勇为者的善行义举遍布侨乡大地。他们以凡人之躯,用善良的本能、无私的奉献、决然的勇敢铸就了一个个英勇瞬间,向全社会传递了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榜样力量,营造了见义勇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共同构筑起新时代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坐标。
    “平凡英雄”诠释人间大爱
    见义勇为者是新时代的英雄,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时,他们不畏生死、及时救助;人民群众遇到不法侵害时,他们挺身而出、伸张正义。而在江门,这样的“平凡英雄”层出不穷,诠释了人间大爱。
    2024年10月24日14时许,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网格员陈伟基接到群众来电,称在罗坑镇罗坑社区渔业队渔船停泊点附近有一位老人落水,情况危急。接到电话后,陈伟基与同事立即赶往现场。抵达时,只见老人正在水中紧紧抱住一艘渔船的船角,随时有下沉风险。面对险情,陈伟基毫无惧色,迅速跃入水中配合其他人进行救援。因抢救及时,老人身体无大碍。
    “我只是一名普通人,做了一件在那种情境下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在陈伟基看来,这并非艰难的抉择,而是融入血脉的本能。
    英雄,并非天生无畏。然而,在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他们的人性之光骤然绽放,做出了无愧于心的英雄抉择。
    看见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的交通事故重伤者,美团外卖某站点副站长林仕豪用电动车筑起安全屏障,为伤者进行紧急消毒包扎并报警送医,深夜守护至家属到来;目睹车辆失控撞栏,恩平市市民潘栩铨破开后备箱精准施救,以专业医学知识固定伤者脊柱,协同群众完成生命接力;面对紧锁的大门和不断蔓延的火势,新会区大泽镇城管部门原聘用人员林庆云不顾自身安危踢开房门,冒着高温与浓烟冲入屋内,将无法行动的受惊女子安全背出火场……
    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这些平凡英雄的非凡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勇气和担当,无不激起强烈的社会共鸣;他们的善行义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磅礴力量。
    让见义勇为精神蔚然成风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如今的五邑大地上,见义勇为精神蔚然成风。
    数据见证了江门见义勇为工作的不菲成绩。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累计评定见义勇为人员215名,其中包括12位英勇牺牲的烈士、9位光荣负伤的勇士以及194位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今年年初,我市成立了首支以个人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进一步传承、弘扬因跳江救人不幸牺牲的见义勇为英雄向绍彬的精神。
    为何有这么多普通人愿意挺身而出?这座情意浓浓的城市,给出了答案:我市持续推动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推进见义勇为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积极落实见义勇为人员表彰奖励,切实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让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在政治上有荣誉、生活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尊崇,消除英雄仗义出手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持续完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档案库,成功推荐3名群众入选中华见义勇为勇士榜,12名见义勇为人员获省级及以上表彰。
    江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李长才介绍,截至目前,基金会已募集资金超430万元,累计表彰和慰问见义勇为人员或家属190余人次,发放抚恤金、慰问金78万元。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近年来,市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见义勇为事业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倡导见义勇为,弘扬时代正气,江门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
    勇士的事迹可学可做,勇士的精神可追可及。
    接下来,江门将持续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扩充平安志愿者、社区网格员、义工等社会化力量,为社会持续注入正能量,推动形成“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众为”的良好风尚,以英雄模范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善行义举不断涌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门、法治江门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