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游览碉楼古镇 品味侨乡风情
当好茶乡“科技带头人”
筑牢道路运输“防护网”
护航十五运会 守护侨乡平安
冷空气“上新”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天露仙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小汕
当好茶乡“科技带头人”

梁小汕(右)深耕茶产业,用科技破解产业难题。

    在大沙镇天露山脚下的千亩茶园,江门市天露仙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露仙源”)总经理梁小汕穿梭于茶树间,时而俯身察看茶树长势,时而与茶农交流种植技巧。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还是带动大沙镇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带头人”。自2009年返乡深耕茶产业以来,梁小汕用科技破解产业难题,以党建凝聚发展合力,书写了退役军人扎根乡土、科技助农的动人篇章。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淑珩

    科技助农

    突破茶产业发展困境

    梁小汕的人生底色,始终印刻着军人的坚韧与担当。1983年入伍后,他在军营中淬炼出“不服输、能攻坚”的品格;1987年退役后,多样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9年,梁小汕毅然放弃城市工作,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回到家乡大沙镇,投身茶产业。

    彼时,大沙镇茶产业陷入“散、弱、小”困境——农户种茶无标准、加工无场地、销售无渠道,月收入仅900元。“传统种茶模式没有出路,必须靠科技提质、靠模式增效。”梁小汕深知,科技是破局关键,他牵头成立天露仙源,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自建千亩茶园基地,筛选改良云南大叶、金萱等20多个名优茶品种,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建成标准化加工厂,解决农户“加工难”问题,农户可自主选择卖茶青获得现金,或委托代加工后自主销售。为提升专业能力,梁小汕2012年考取“高级评茶员”,2021年获“乡村工匠生产应用工程师(中级)”职称,带领团队从种植到加工全流程攻关——引入有机种植理念,让茶叶连续13年获得有机认证;升级清洁化生产线,推动“大沙茶”品质跃升,产品销售不仅覆盖粤港澳,还远销外省及海外。

    党建引领

    带动村民种茶致富

    在梁小汕看来,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富企业”,更要“富乡亲”。2016年,在大沙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天露仙源成立“两新”党支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推进“双培双带”“茶香先锋”党建项目——以老党员带动本地大学生返乡就业,将优秀从业者发展为党员,再由党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技术、带农户,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进”的致富链条。在梁小汕的培养下,4名本地村民成长为中级工程师,2人获评“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他们成为茶农身边的“技术靠山”。

    目前,天露仙源固定聘请本地村民六七十人,高峰期用工量更大,村民月收入提升至5000-6000元,公司及当地另外两家茶企自2010年起,累计向村民发放劳务收入近4000万元。与此同时,梁小汕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在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商平台等销售“大沙茶”。

    谈及未来,梁小汕已规划好发展蓝图。“我们投入2500多万元,正在建设绿茶产业基地,打造集茶叶生产、茶旅观光、研学科普于一体的综合体。”他表示,未来还将研发黄茶、白茶等新品,开发年轻化茶衍生品,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我是退役军人,也是大沙人,要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让更多乡亲因茶受益。”梁小汕认为,这份扎根乡土的坚守,既是对军人使命的延续,更是对“科技助农”初心的践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