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翠玲) 10月27日上午,阴天微风,紫茶群福少科院的“小气象观测员”开始了每日的气象观测活动。日前,中国气象学会公布了全国第九批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名单,江门市蓬江区紫茶群福学校获评“全国气象教育特色学校”,是全省入选的两所学校之一,也是我市第二所获评该称号的学校。
在日常的教学中,该校通过“课程融合”,让气象知识“落地生根”。科学课上,《风的观测》不只是抽象概念,学生们还可以直奔校园气象站,亲手测量风向、风速;语文课的写景散文写作,巧妙引入校园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记录,引导学生参照真实数据,精准描绘本地四季气候特征,让文字既具文学性又贴合真实气象逻辑;综合实践课则设置“气象与生活”主题,鼓励学生调研气象对本地农业、交通的影响。通过每学期各学科1—2课时的关联教学,实现了气象知识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
与此同时,该校建立了紫茶群福少科院,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气象观测员”选拔、培训、上岗机制。每学期初,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校科学教师和气象专家的联合培训,并通过严格实操考核后,方能“上岗”。
为了持续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该校打造了多元化的特色活动体系。每学期都会邀请气象局工程师走进校园,开展以“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应对”等为主题的讲座。专家们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实验”“气象预警信号解密”等互动环节,将深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年均惠及学生超400人次。
此外,该校结合AI技术举办“邑起玩转科技 趣探气象奥秘”知识竞答,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在“气象创意手抄报”“气象小广播”评比等活动中,鼓励学生用画笔和语言表达对气象的认知,累计收到百余件作品。该校还构建了“校内观测—校外研学”的实践闭环,每学年组织学生走进本地气象局开展深度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