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年来,新会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为全面呈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的成果与经验,讲述学校特色发展的生动故事,展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奋进足迹,记录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轨迹,本报特推出“‘家门口的好学校’——新会教育高质量发展巡礼”系列报道。
在新会这一人文底蕴深厚的地方,有着一所历经百年风雨而愈发朝气蓬勃的学校——平山小学。穿行于中西合璧的校舍之间,绿树成荫,书香弥漫,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充盈在校园各个角落的活力与艺术气息。
在这里,篮球的拍打声与管乐的悠扬旋律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成长乐章,书法的张扬洒脱与蓝晒的韵味汇聚成一页页灵动的艺术图谱,体现着“品学为先,体艺领航”的生动实践。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A 以篮球训练培养学生韧劲
清晨,运球、传球、突破、上篮……在平山小学篮球场上,队员们身姿矫健。这支“校园篮球新星”队伍,有着不俗的战绩:女子篮球队刚在2024-2025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广东赛区获得第四名,男子篮球队则在2025年省锦标赛中勇夺一等奖。
荣誉的背后,是科学严谨的训练。平山小学构建“专业指导+榜样激励+协同培养”立体培养模式,实施“课堂普及—课后提高—俱乐部拔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发展根基。同时,建立“学校计划—学生锻炼—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社会支持”协同机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引进俱乐部力量,推动体育从单一锻炼向综合育人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馆的荣誉墙上,能够看到在各类篮球赛中勇夺冠军的校园运动明星的名单——平山小学全力打造“冠军精神引领下的品质教育”,让热爱体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下午5时30分,也是篮球队的训练时间。队员们身穿队服,自觉地开始传球、投球,进行热身。据了解,平山小学篮球队每天坚持在晨间、课后服务时段训练两次,风雨不改。女篮队员曾靖恩一边擦汗一边说:“训练很苦,但它教会了我,不到终场哨响,永不放弃。这种坚持让我在学习上更有韧劲。”
B 星海导师育出“管乐天团”
平山小学的管乐训练室里,时常流淌出或雄浑或悠扬的管乐合奏。
平山小学交响管乐团,由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小号、圆号、长号、上低音号、大号和打击乐等声部组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技术能力水平以及阶梯发展需要,分为A、B两个团,星期一至星期五进行集中训练。2011年成立至今,乐团在星海音乐学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已从青涩走向成熟,多次斩获国家级、省级金奖。
2016年,平山小学成为星海音乐学院首个教学实践基地,长期聘请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各声部的首席演奏家和资深演奏家担任交响管乐团导师,制定系统的排练计划,从演奏手法、声部训练、音乐欣赏、名团交流等多方面入手,对乐团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让孩子们接触更多音乐作品,了解更多音乐类型,掌握更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而且,在交响管乐团培养的艺术修养及团队协作精神,已内化为许多学生的优秀品质。这种跨越领域的素质迁移,正是平山小学“五育融合”最好的体现。
“刚开始连基本的音符都吹不准,现在,我能熟练演奏好几首高难度曲目了。”平山小学交响管乐团长笛手何芊慧自豪地说。
这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氛围,滋养着学生们的心灵。一位家长表示:“孩子进了学校管乐团后,不仅艺术素养提高了,更学会了专注、协作与坚持,这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
C 课后服务提供多元成长舞台
篮球与管乐是平山小学体艺特色教育的闪亮名片,但它们绝非全部。该校依托“根·叶”课程体系和课后服务,构建了涵盖7大类40小项的素质提升课程网络,致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美育之花,灼灼其华。不久前,平山小学第十届书画展在新会景堂图书馆开幕。一幅幅、一件件富有生命力且充满想象力的书画、手工作品,是学生在美育课堂上学有所成的生动展示。
健体之乐,蓬勃昂扬。2024年底,平山小学首届健体节圆满举行,为期两个月的活动涵盖了田径、球类、游泳、现代五项、亲子项目等,堪称一场全员参与的体育嘉年华。据悉,第二届健体节即将拉开帷幕,继续点燃全校师生、家长的运动热情。平山小学践行“大体育·大健康”理念,确保了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让“锻炼成为一生快乐习惯”的意识深入人心。
心灵之港,温暖相伴。在平山小学,蓬勃发展的不只是身体与艺术,还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平山小学建成“欣心驿站”,给学生做“心灵SPA”。在沙盘游戏区,学生通过沙具无声地表达内心;在放松区,音乐放松椅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在团体辅导区,“欣心导师团”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平山小学心理教师黄建娜介绍道:“我们致力于搭建全员化、全程化的心育平台,为孩子们的阳光成长保驾护航,努力实现‘身心俱健’的育人目标。”
平山小学通过丰富的课程、活动与专业的心理支持,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多元发展的跑道。在这里,成绩单上的数字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在赛场上学会的坚韧、在乐团中懂得的和谐、在书画中沉淀的耐心、在心理课堂中获得的阳光心态,将共同为学生构筑“最幸福的未来”。
【学校概况】
百年老侨校
新会区平山小学,这所由爱国华侨冯平山先生于1917年创办的百年侨校,始终践行“读书做人”的校训,以“让每一个人都走向最幸福的未来”为办学理念,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广东省一级学校。
平山小学占地约2.67公顷,校园中西合璧的建筑与绿树繁花相映成趣。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381人,教职工145人,硬件设施先进,拥有大型体育馆、恒温游泳馆、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及40多个功能场室。
该校坚持“品学为先,体艺领航,身心俱健,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构建“根·叶”课程体系,依托课后素质提升课程,开设艺术表演、体育竞技、科创智能等7大类40小项特色课程,参与学生超1400人。近年来,平山小学体艺教育成果丰硕,就在不久前,女篮校队代表江门市获得2024年省小学生篮球赛殿军,男篮获2025年省小学生篮球赛男子第5名,游泳校队连续两年夺得市赛团体第一名,并在省级比赛中跻身前八。此外,交响管乐团、合唱团、书法社等社团屡获殊荣,近三年,学生在各级素养大赛上获奖人数达2500人次。
凭借卓越的办学成绩,平山小学先后获评全国中小学篮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获得广东省美育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成为新会区乃至江门市素质教育的亮丽名片。百年平山,正以文化润人、课程育人、评价立人的策略,培育阳光自信、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侨校荣光。
【校长说】
冯家传:
让教育赋能幸福未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平山小学,‘树人’就是要培养‘品学为先,体艺领航,身心俱健,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平山小学校长冯家传如是说。
冯家传表示,平山小学确立的“身·心统一”的“大体育·大健康”概念和丰盈心灵的美育实践,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品学兼优,更要让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愉悦的身心、审美的情趣和坚韧的意志。篮球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挫折,管乐让他们理解和谐共融,心理健康教育则赋予他们内在的力量。这些素养,远比单纯的分数更能支撑他们走好漫长的人生路。”
展望未来,冯家传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艺教融合,持续优化和开发更优质的体艺教育课程。他透露:“在巩固篮球、游泳、田径、管乐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谋划发展排球、足球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运动选择,让更多孩子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增强体质、锤炼品格。”
冯家传进一步表示,平山小学将继续坚守“让每一个人都走向最幸福的未来”的办学理念,用心、用情、用智慧,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让这所百年侨校成为滋养梦想的沃土、赋能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