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全会胜利闭幕,在台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一致表示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山实践贡献力量。
江门日报记者 林育辉
各界代表畅谈
学习体会与发展规划
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和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广东省青年讲师团成员、江门市人大代表、台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梁美子表示,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的价值底色。她说,未来将把全会精神融入履职实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言献策,同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系统融入“人民至上”理念,锻造懂民心、察民情、解民忧的骨干队伍。
台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思远表示,全会通过的《建议》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该局将高质量编制台山“十五五”规划纲要,聚焦湾区产业协同与能源安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加快构建沿海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门市二级人才,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经理、制药高级工程师周珍辉从生物医药行业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全会提出的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他建议加快构建多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完善,共同打造综合性人才合作平台。
台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雷华胜表示,全会提出的“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科协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将着力当好科技工作者的“联络员”“服务员”和“宣传员”,破除创新束缚,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胡娅升表示,全会提出的“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目标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方向。接下来,将依托台山全市3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常态化、接地气的基层宣讲活动。
台山市作家协会会长岑向权关注“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表示将继续关注本乡本土的文化发展,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台山故事,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文化力量。
企业与经济界人士
聚焦创新与转型
广东松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俊超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机制和构建“创新联合体”。他表示,将争当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聚焦主业创新,牵头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助力优化创新生态。
广东中虎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其章表示,全会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他将带领企业深耕新能源智能叉车领域,同时,依托政协委员身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议题深入调研,助力民企发展。
台山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徐礼威表示,全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部署让企业家备受鼓舞。该会将引导会员企业加大科创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并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吸引优质项目与人才。
台山市南洲五金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振龙身兼数职,他对“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与“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内容感受深刻。他表示,这将增强企业投资和创新信心,同时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了更清晰路径,有助于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基层代表畅谈
教育振兴与乡村振兴
全国模范教师、川岛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梁海洪深感责任重大,表示将立足海岛教育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坚持立德树人,为海岛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大江镇沙冲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桃表示,全会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村将借助“百千万工程”,推动生态建设与文旅融合,壮大慈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村级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