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白沙新闻
上一版3  
稻草灰浆里的致富密码
好环境让群众安心消费
引客入村点燃乡村游活力
让“蚊虫扰”变成“村民乐”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沙镇大力推动咸蛋产业发展
稻草灰浆里的致富密码

企业紧跟市场发展推出咸蛋产品。
工作人员将裹稻草灰浆的咸蛋放到干稻草灰滚动一下,就完成咸蛋包裹工艺。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白沙镇龚边村的台山市白沙镇威胜蛋品加工厂,工人们戴着手套,将裹满稻草灰的咸蛋整齐码放在竹匾中,这些咸蛋随即被打包好,等待发货。“我们的年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主要为出口业务,东南亚客户占比最高!”该厂负责人钟敏波告诉记者。

    白沙镇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以产业振兴促进村强民富,让小小咸蛋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市场需求大

    产业迎来新商机

    “鸭蛋收回来后,要经过消毒、挑选、清洁,才能进入腌制流程。我们主要以白沙本地传统工艺制作稻草灰咸蛋。”钟敏波介绍道。

    咸蛋裹好粉浆之后,需要腌制40多天,工厂会根据客户订单计算好时间,让咸蛋产品以最佳状态送到客户的手中。

    “在如今的餐饮市场,咸蛋黄菜式、流沙馅料产品十分受欢迎,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钟敏波透露,这一趋势直接带动咸蛋黄需求的激增,也为白沙镇的咸蛋产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

    该厂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迅速调整产品策略,加大咸蛋黄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企业年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地咸蛋产业的龙头企业。威胜蛋品加工厂旗下的金奇香品牌咸鸭蛋凭借优越品质,先后获得2017年“中国咸鸭蛋十大品牌”、2021年金鸭蛋奖、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十佳农土特产”等称号,并获得国家相关出口许可,成功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在威胜蛋品加工厂的带动下,白沙镇的咸蛋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产品品质日益提升,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党建引领

    传统手艺成为富民产业

    聚焦镇域特色产业布局,白沙镇将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今年6月,推动威胜蛋品加工厂加入白沙镇企业联合第二党支部,依托本地特色农业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同时,通过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延伸“饲料—鸭场—鸭蛋—蛋制品”产业链,因地制宜探索规模化发展路径,致力将传统咸蛋产业发展为富民产业,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白沙镇着力从源头抓起,从蛋鸭的养殖环节开始把控。近年来,龚边村党总支积极协调,将全村所有鸭场统一规划建造在避风向阳的坡地上,满足蛋鸭对运动场地面积、饮用水源、戏水池深度的需求。

    同时,严格落实“饲料日清理、食场周消杀”的管理制度,确保蛋鸭生活环境干净卫生。为进一步提升养殖技术水平,该村党总支积极争取镇农业部门支持,每年邀请院校专业团队实地指导培训,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当地养殖户养好蛋鸭。

    此外,白沙镇还深挖本地“土文化”,发展“灰浆腌制,低盐慢腌”的咸鸭蛋腌制传统工艺。该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与发展潜力,积极争取村民的支持。同时,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从养殖环节的技术指导,到加工环节的质量把控,再到销售环节的品牌推广,党组织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不少村民因咸蛋产业留在本地工厂就业。村民自豪地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古法,灰浆腌制、低盐慢腌,这样蛋黄的油才能渗得均匀,口感也更好。”“近年来,白沙咸蛋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厂里生意好了,我们的工资也跟着涨了。”

    值得一提的是,白沙镇正大力推动稻草灰咸蛋这一传统手艺进行非遗申报。企业与政府携手,进一步提升白沙稻草灰咸蛋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提高产品附加值。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